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西方挑撥中非關係顯焦慮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2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6月23日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刊出評論《中國走進非洲與西方的戰略焦慮》。評論說,日前美國務卿希拉里就曾在贊比亞告誡非洲,希望他們在接受中國投資時警惕中國的「新殖民主義」。中國以單純的商業形式走進非洲,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復甦,在主觀上並不追求排斥西方利益。美國這番並不得體的言論顯然有挑撥之嫌,其能否生效還應另當別論,但已從中隱約嗅到了西方的某種焦慮。

 文章摘編如下:

 伴隨經濟上的崛起,中國參與國際交換的市場空間不斷向外延伸,從而把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納入到了自己引力半徑之中。中國向這些地區大量投資,不僅為自己謀得了利益,也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復甦,從而間接為人類和平與進步做出了貢獻。

 但好事未必能令所有人滿意,不久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曾在贊比亞告誡非洲,希望他們在接受中國投資時警惕中國的「新殖民主義」。這番並不得體的言論顯然有挑撥之嫌,其能否生效還應另當別論,但學者們已從中隱約嗅到了西方的某種焦慮。筆者認為,仔細玩味這番話也許能幫助我們辨識主導中國與西方關係的邏輯主線,並預測未來世界格局的大致走勢。

 中國在非洲「動了西方的奶酪」

 非洲是地球上最後一塊有待開發的大陸,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歷來都是(並將繼續是)大國戰略博弈的舞台。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非洲曾長期屬於歐洲勢力範圍。老歐洲正是通過在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才加速了資本積累,並最終完成了帝國的崛起。二戰後,西方殖民體系雖已瓦解,但歐洲在非洲的勢力基本得以保留,再加上美國的涉入,非洲事務在整體上為西方所把持。這為西方帶來了巨大的戰略利益。例如,西方曾長期利用非洲對發展的渴望,通過雙邊或多邊(IBRD和IMF等)的經濟援助,來換取許多國家在政治上的讓步。不幸的是,這種局面正在被迅速到來的中國無情地打破。

 中國是以單純的商業形式走進非洲的,在主觀上並不追求排斥西方利益。但悲劇在於中國實在太大了,而大國的任何經濟行為都會附帶產生某些戰略效應。在西方現實主義學者看來,中國把戰略觸角深入非洲,使當地政治結構發生深刻重組,並徹底改變了國際戰略資源分配格局。

 具體而言,中國需求提高了非洲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中的議價能力,從整體上改善了其貿易條件,從而在國際上創造出一波由北向南的財富大轉移;中國投資則有助於非洲擺脫對西方資本的依賴,而賦予其在國際交往中獲取更大的自由空間。除這些現實利益外,中國進入非洲對老歐洲「歷史榮耀」造成的傷害也不容忽視。總之,中國進入非洲已在無意間「動了西方的奶酪」,甚至已觸及西方的「敏感部位」。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新二
力拓逼退中印 拿下非洲大礦      [2011-06-21]
希拉里非洲行拿中國投資說事      [2011-06-13]
外媒:中國擬在非洲建太陽能廠      [2011-06-09]
非洲國家譴責北約 吁盡快停火      [2011-06-09]
4非洲人內地騙財騙色逾50次      [2011-05-31]
國防部回應解放軍向非洲派戰鬥部隊猜測      [2011-05-25]
印媒稱非洲進入「印度時間」      [2011-05-20]
《商業週刊》:印度的非洲時間      [2011-05-15]
長三角第一條非洲航線首航      [2011-05-04]
美媒:中美競爭 非洲獲戰略選擇      [20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