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南中國海爭端並不是美國的事兒。」其中一名官員這樣說道。
在美越第四輪政治、安全與防務對話之後形成的聯合聲明中,雙方表示,維護南中國海的安全、穩定和自由航行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南中國海所有領土爭端都必須通過外交途徑並以合作的方式和平解決,必須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磋商解決。
另一方面,包括吉姆·韋伯和麥凱恩在內的一些美國參議員目前提出,美國應該對中國進行譴責。
「我認為我們的政府在這件事上的立場過於軟弱。」《華盛頓郵報》報道說,在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會議上,韋伯表示,「我們總是說美國政府對主權問題不選擇立場,但不選擇立場也是一種立場。」
韋伯來自弗吉尼亞州,負責主持參議院一貫監督美國對東南亞政策的委員會。他表示,美國應該「譴責中國使用武力,推動多邊談判,以解決造成中國南海地區的領土爭端的緊張局勢」。
「這並不意味著軍事對抗,但我們必須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韋伯說。
但這番提議目前並未被採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表態稱,美國呼籲外交協作以解決領土爭端,而武力只會使局勢進一步緊張。
如何判斷事態前景?
關於此次南海爭端的前景,美國智庫及媒體也紛紛進行分析。
6月14日,美國與東盟六個國家在馬六甲海峽以及附近海域,開始了一場為期11天的聯合軍事演習。合眾國際社17日報道稱,該演習發生在中國南海局勢緊張之際,與此同時,中國在領海日益果斷的行為,也日益引起擔憂。
但《紐約時報》則表示,中國和越南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大。該報同時判斷,緊張局勢會帶來外交難題,很可能導致美國參與其中。而這種例子此前屢見不鮮,去年,美國就曾插足中國南海爭端。
不過,《時代》周刊13日發表評論《中國南海緊張局勢——中越戰爭何去何從》,對前景表示憂慮。該評論認為,局勢似乎已變得不可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