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海軍專家:未來中國航母什麼樣?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資料圖:網友設計的中國海軍航母想像圖

此外,它還與一個國家是否有適合航母駐泊的港口、基地,以及活動海域的水文地質條件等有很大的關係。

綜合以上各種要求,可以看出:我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將更需要中型以上的航空母艦。這是因為近些年來,我國的國防費用已隨著綜合國力的增長而明顯增長;加上我國國家利益和海洋利益的不斷拓展,我國進出口貿易90%以上要依靠海上運輸;尤其是我國的台灣省還沒有回歸,我國「島礁被侵佔、海域被瓜分、資源被掠奪」的情況仍十分嚴重。因此,中國發展航母,沒必要在小噸位上徘徊,我們極有可能先借鑒學習中型航母的建造經驗,待時機成熟,再圖更大的發展。

在填補航母空白的基礎上,中國可能逐漸發展兩艘乃至多艘航母

究竟要建造多少艘航母,才能適合本國需要,同時又不給國家經濟造成過重的負擔?這是各航母發展國必須考慮的問題。環顧當今世界9個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擁有11艘大型航母之外,僅有意大利勉強算擁有兩艘小型航母,其他國家現役航母都只有1艘。

是這些國家不需要兩艘以上航母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按照航母正常的作戰、訓練、保養和維修的規律,一般至少要有3艘以上的航母。具體來說,即一艘在海上巡邏,擔任值勤任務,另一艘在海上進行訓練,還有一艘在船塢內維修保養。美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上各駐泊、部署6艘和5艘航母,基本上能應對這兩個方向上的海洋事務。意大利海軍基本的活動海域就在地中海,因而它的兩艘航空母艦——「加裡波第」號和「加富爾」號完全能夠滿足其海上行動的需要。

至於其他國家,例如俄羅斯海軍現在僅有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按照其4個艦隊海上行動的需求,其實是遠遠無法滿足需要的。即使只應對俄羅斯最重要的北方和太平洋方向,1艘航母也顯得捉襟見肘,況且這艘航母已經服役20多年,很多設計理念和建造工藝都已過時,難以滿足未來海戰的需要。為此,近年來,俄羅斯政府和軍方高層多次提出要設計和建造6艘滿載排水量為5萬噸~6萬噸的核動力航母,分別在太平洋和北方艦隊各部署3艘。印度海軍進入新世紀以來,一直致力於實施3艘以上航母的發展戰略,儘管眼下印度只有一艘航母「維拉特」號,但是印度正在自建航母「維克蘭特」號(原稱為「藍天衛士」號),並正在俄羅斯改裝「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原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英國海軍也曾提出建造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大型航母;法國也決定在「戴高樂」號中型航母的基礎上,再建造PA-2大型航母。

由此可見,建造並服役兩艘或兩艘以上大中型航母,已是或將是世界大國或地區大國的選擇。因此,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出於對世界負責和維護祖國統一的需要,出於對海洋利益的維護以及海軍海上行動的需求,我們在先填補航母空白的基礎上,將總結經驗、克服缺點,循序漸進,可能逐步發展兩艘乃至多艘航母。

憑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我們今後必然會設計和建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上巨無霸」

設計思想是航母的「靈魂」。美國海軍現役10艘「尼米茲」級航母,基本上都存在著雷達反射截面積較大的弊端;雖然該級最後一艘「布什」號在隱身設計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艦橋尺寸明顯減小,外表整潔光滑,全艦採用大量隱身塗料,因此使得全艦的隱身性大為提高。但由於結構上的固有缺陷,「布什」號航母的改進只能算是「小打小鬧」的有限改進,其隱身性較差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為了彌補現役航母的不足,美國最新一代「福特」級航母進行了全新設計:上層建築採取集成化設計,艦橋體積明顯縮小,並後移至右舷後部;飛行甲板和機庫也重新設計與調整;配置艦載新概念武器,並使用隱身塗料和材料等。

與美國航母設計不同,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新航母則採用另外一種新穎的設計,該航母採用了「雙島」式設計方案,兩個位於右舷的獨立艦島各司其職,前者用於航行操控,後者則以控制艦載機起降為主。「雙島」式設計大大提升了航母的抗打擊能力,並減少了艦載機起降過程中的氣流乾擾,開闢了大型航母設計的一種嶄新思路。

航母的製造技術對一國的科技實力也是重大考驗。如今,世界上有不少國家擁有了製造大型船舶的先進技術和設施,但並不等於他們就掌握了製造航母的技術。航母在整個建造過程中,要經過很多道工序。根據美國海軍工程規範,通常美國航母建造時要經過船體放樣、船體機件加工、船體裝配、設備安裝等12道「高精尖」工序。其中航母的船體放樣最為關鍵,它需要標準化的大型試驗水池、風洞及超高速計算機作為依托,目前世界上只有不到10家公司有能力完成這些工作。

航母的設計和製造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國在建造航母時,需要在他國老式航母船體上進行改裝和加裝新設備,並進行新技術的嘗試,不斷摸索建造經驗,這都需要時間。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是不可小視的,我們今後必然會設計和建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上巨無霸」。

我國有能力研發和製造出世界一流的艦載機

艦載機是航空母艦「稱雄之本」,它的性能決定著航母的作戰能力。近些年來,高新技術的運用已使航空母艦艦載機型號更簡化、性能更突出、作戰半徑也更大。美國已經為其未來「福特」級航母量身定制了第五代攻擊戰鬥機——F-35C。這種第五代戰鬥機具有超音速巡航、機動性好、載彈量大、多用途等特點,可以減少航母搭載飛機的種類,充分實現「一機多型」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滿足其兩棲攻擊艦的需要,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還聯手研發了F-35B垂直/短距起降型攻擊戰鬥機。

然而,由於技術水平的差距,絕大多數其他國家的航母艦載機,仍將繼續瞄準第四代或四代半來設計。印度在設計、發展未來航母艦載機時就牢牢把握三艘航母通用的原則,堅持發展適合未來航母滑躍式甲板的米格-29K艦載機。新型的米格-29K艦載機在保留了強大對空作戰能力的同時,注重提高對地面的攻擊能力,所以該機所攜帶的武器也更加多樣化。此外,該機的火控系統還可以兼容西方生產的空對地武器,從而使該機所執行的任務更加多樣化。

艦載無人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效費比高、可避免人員傷亡等優點,正逐漸成為未來航母艦載機的主力機種。2011年2月,美國X-47B艦載無人機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這標誌著無人機正式上艦已為期不遠。這種無人機的入役決非單純地填補了美國航母艦載機機種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將有可能徹底改變未來海空戰的作戰模式。

可以說,航母艦載機性能的高低決定了航母戰鬥力的高低。從世界各國的研製經驗看,艦載機的技術和它的製造,很難在短期內實現重大突破,所以絕大多數國家的航母艦載機均採用購買或引進的方式。在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艦載機技術的基礎上,我國有能力研發和製造出世界一流的艦載機。

我艦載機最初的起飛與降落方式,恐怕與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十分相似

從本質上說,航母就是一個大型的海上浮動機場。艦載機要頻繁出動、回收,這是航空母艦上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先進可靠的艦載機起飛和降落技術不僅是航母能力的重要標誌,也是航母能否快速形成戰鬥力的關鍵要素。平心而論,當今世界擁有航母的國家中,真正掌握艦載機起飛彈射技術的只有美國一家,美國現役11艘航母全部採用C13-2型蒸汽彈射器,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上採用的也是購自美國的C13-3型蒸汽彈射器。此外,還有6個航母擁有國,幾乎無一例外地採用了滑躍式起飛方式,即無需通過蒸汽彈射器給艦載機施加外力,而借助滑躍甲板使它騰躍升空。

雖然美國已與其他國家在航母起飛技術上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但「山姆大叔」並不滿足,仍在全力研製更為先進的電磁彈射器,現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有望在2015年服役的新一代「福特」級航母上使用。

與蒸汽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器的重量和體積都將減少一半左右,人力也可減少30%,而其加速性能卻可以根據艦載機的重量變化,既可彈射比較重的艦載機,也可彈射小而輕的無人艦載機。不僅如此,新型的電磁彈射器的維修時間短、成本低,效率很高,這將大大提高未來航空母艦艦載機的出動速率和作戰能力。

艦載機起飛執行完任務後要返回母艦,這就需要用到艦載機攔阻降落技術。攔阻降落技術直接關係到航母回收飛機及保障降落安全。據統計,航母上60%~70%的事故都是發生在降落時。所以,對於攔阻降落技術,各國海軍非常重視,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發。例如,英國對於未來新航母的艦載機著艦技術就不斷進行新的探索,他們選用的F-35B攻擊戰鬥機採用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方式,該機可以利用矢量推力減緩飛機進場的速度,並保留機翼升力不變。

鑒於航母艦體的特點,今後我國航母艦載機最初的起飛與降落方式,恐怕與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十分相似。但是,這種起飛與降落方式畢竟比較老套,起飛出動率會大受影響,從而影響作戰效能,所以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未來我國航母看好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

我國大中型戰艦選擇核動力,是一個值得努力的嘗試

動力系統是航母的「心臟」,它關係到航母在中遠海域上航行的速度、加速性和續航力,對航母的海上作戰能力將產生直接、重要的影響。世界各國由於科學技術水平不同,財力多寡不等,作戰需求各異,因此對航母的動力系統要求也不盡相同。不過,多年來各國海軍始終沒有放鬆對先進動力技術的研製與發展,竭力加快本國航母動力系統更新換代的步伐。

自二戰以來,美國航母上的動力系統輪換更替的速度明顯加快。從「福萊斯特」級和「小鷹」級航母上的蒸汽輪機,到「企業」號航母上的A2W型壓水堆,再到「尼米茲」級上的A4W/AIG型壓水堆。美國現役航母已全部實現了核動力化,其續航能力變得越來越強,性能也變得越來越好。不過,美國海軍並不滿足,又為新一代「福特」級航母設計建造了更新型的A5W型壓水堆。這種核動力裝置使用了13800伏的配電系統,所產生的電力是現役航母配電系統的3倍。在「福特」號航母50年的全壽命期內,A5W型壓水堆不必更換堆芯。這種新型核動力技術的應用,大大延長了動力系統的壽命,使單位價格變得相對低廉。此外,美國未來的核動力航母還將逐漸實現全電力化,除了長壽命核反應堆外,還有高功率電力變換和調節系統,用於電力驅動、電力彈射,發射電磁軌道炮、激光武器、粒子束等新概念武器。

另一個動力技術運用的典型是法國,多年來法國一直注重航母動力技術的改進與發展,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套適合法國特點且成熟的航母動力技術。其動力裝置方式選擇上總是大起大落,從最初的常規動力到核動力,最終又回歸到常規動力。1955年法國海軍開工建造的「克萊蒙梭」號航母,採用的動力裝置為兩台蒸汽輪機,其姊妹艦「福煦」號的動力裝置也完全相同。1999年「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試航,沒想到艦上的核動力裝置故障頻頻:2000年艦上兩個K-15型核反應堆(發電能力達2萬多千瓦),皆因與冷卻系統線路沒有任何接觸,而無法實施冷卻;2009年該航母的驅動艙又出現過劇烈震動,兩個連接渦輪機及其軸線的零件發生了故障。此外,該航母上還發生過方向舵震顫、隔音不完全、核反應堆耐壓殼龜裂等多個涉及動力裝置的突出問題。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柏蕓
航母8月海試?外媒:柏耀平掌舵      [2011-07-07]
美關注中國航母艦長 稱早培養      [2011-07-06]
美媒猜測誰將指揮中國首艘航母      [2011-07-05]
外媒風傳中國航母進南海      [2011-07-04]
俄猜10年內中國將造4艘航母      [2011-07-04]
美智庫猜中國首艘航母艦長人選      [2011-07-03]
美前防長稱中國航母難威脅台灣      [2011-07-02]
俄擬2023年前建成核動力航母      [2011-07-02]
美前防長:中國航母對台不構威脅      [2011-07-01]
美防範中國航母「南下」      [201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