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專家:中國外儲更多惠及他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0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近日,有關「中國巨額外儲是『核武器』」的言論再次出現。在這些美國人眼中,中國高達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很多是美元資產)不是財富的源泉,而是懸在頭頂上的利劍。在此背景下,據美國最新一期《外交》季刊發表了上海世博會美國館董事、美國國務院國際經濟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米凱文(KenMiller)的一篇文章,為美國高端讀者解釋中國的「金融外交政策」。文章發出了與「武器論者」不同的聲音:中國的外儲是為了自身利益,而且更多惠及他國,美國不必對此過於擔心。

文章首先分析了作者眼中的中國巨額外儲的原因。米凱文認為,一方面,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資本,以及出口導向的政策幫助中國建立了巨大外貿順差;另一方面,中國存在著「金融抑制」,國內金融投資受限。一增一減中,巨額外儲由此形成。

作者介紹了美國國內對中國外儲可能威脅美國的擔憂。美國政府官員認為中國使用其「金融權力」來「擾亂」國際資本市場是極為不可能的,因為這將有損中國自身的利益;但是,還是有一些人認為,權力即使在不使用的時候依然存在,中國前所未有的金融力量還是給了中國影響世界經濟各方面的能力。

米凱文在文章中指出,刺激經濟增長和增加國內就業是中國金融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而保持匯率政策是中國外儲的直接目的。他認為,中國央行的一貫目標首先是資產的保值,其次才是流動性和收益。中國在外匯管理方面的行為方式是負責任的,與國外機構建立了良好關係,日常資金流動也降低了國際資本市場的利率、增加了流動性。

不過,作者同時表示,美中兩國是「互為人質」,美國希望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而中國的外儲也欠缺更好的去處,希望美元保值。

作者認為,中國外儲被用來服務於「走出去」政策,而形式上包括FDI、對外援助與投資債務市場。中國通過FDI作為控制資源、掌握技術和信息的手段,而大多數FDI來自中國的國有企業。



12下一頁

      責任編輯:delia
中國乒球選手入韓籍立志擊敗華      [2011-07-20]
巴海軍抵華聯演 戰艦系中國造      [2011-07-20]
外媒:美支持印 對抗中國模式      [2011-07-20]
中國進入地質災害高發期      [2011-07-19]
中國口氣趨硬 東盟施壓難奏效      [2011-07-19]
中國前駐美大使:奧巴馬會見達賴對誰都沒好處      [2011-07-19]
近5億中國網民意味著什麼?      [2011-07-19]
中國網民達4.85億 微博數猛增      [2011-07-19]
美稱中國核航母將吸收前蘇聯設計      [2011-07-19]
外媒稱中國拋售美債券等於自殺      [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