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重慶晨報報道,三年來,重慶深入開展的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簡稱「唱讀講傳」)活動,老百姓真心喜歡,社會各界充分肯定,已經成為重慶人的文化自覺和生活時尚。但是,也有極少數人或不明真相有一些疑問,或立場不同有一些雜音。
為此,記者近日就有關問題採訪了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事忠。
紅歌既是歷史的產物,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唱紅歌就是唱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歌
記者:三年來,重慶開展的「唱讀講傳」活動,因為「唱紅歌」首當其衝而被人們簡稱為「唱紅」。請問「唱紅」的內容有哪些?是否像個別人在網絡上發帖所說的有「極左」和「回到文革」的嫌疑?
何事忠:「紅」是漢語中褒義色彩最強烈的詞,紅色代表生機、活躍、青春、熱情,代表明亮、鮮艷、力量、奔放和充滿生命力。紅歌來源於人們的生活,是歷史的產物,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紅歌」的「紅」,不僅是昨天革命先烈的「紅」,還有今天幸福生活和未來美好願景的「紅」。
我們認為,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歌頌祖國的歌曲屬於「紅歌」,歌頌改革開放、歌頌勞動人民、歌頌人民軍隊、歌頌民族團結和家鄉美好的歌曲同樣屬於「紅歌」。重慶「唱紅」,主要唱救國、建國、興國、強國的好歌。既唱《保衛黃河》、《在太行山上》、《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走向復興》等愛黨愛國歌曲,也唱其他優秀歌曲。比如,2010年舉辦的首屆中華紅歌會,就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故鄉的雲》、《綠島小夜曲》等;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就唱了《東方之珠》、《七子之歌》、《我們都是一家人》等,還唱了美國的愛國歌曲《雪絨花》。這其中一些歌曲還屬於港台流行歌曲。同時,我們還廣泛傳唱結合重慶實際創作的新歌,比如《平安之歌》、《小康路上一起走》、《森林重慶之歌》、《大山大水大重慶》、《祝福重慶》等。這些新老紅歌,見證了不同時代人們的奮鬥,記錄了人們的情感和心聲,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歌,老百姓發自內心喜愛。
現在,我們的社會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有喜歡紅歌的,也有喜歡流行歌曲的,還有喜歡搖滾樂的。紅歌是「主旋律音樂」,但卻有十分深厚的群眾基礎。「唱紅歌」並不排斥唱其他的老百姓喜歡的好歌,不存在什麼「左」「右」,更不是「回到文革」,而是「正」。重慶「唱紅歌」不僅沒有出現「文革」最流行的《大海航行靠舵手》、《造反有理》等歌曲,相反,一些在「文革」中禁止演唱的歌曲卻在熱唱。例如,《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洪湖水,浪打浪》、《紅梅贊》、《送別》等。至於整個「唱讀講傳」,其內容就更寬泛了,既包括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涉及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化精品。因此,那種認為重慶「唱紅」是搞「左」的一套、是「回到文革」的觀點,確實是沒有根據的。作為黨委、政府的宣傳文化部門,我們理所當然地不提倡大家都去唱「靡靡之音」,旗幟鮮明地反對唱消極頹廢、格調低下的歌曲。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在重慶考察後,用「紅」、「綠」、「新」三個字概括了重慶之行的感受。他說:所謂「紅」,包括正義、正道、正宗的文化精髓,包括道德、情操、理想,既有革命傳統,也有古今中外經典,外延很廣,我們對此高度認同;所謂「綠」,山城處處綠樹成陰、綠意盎然,加上整個城市起伏跌宕,很有層次感,令人心曠神怡;所謂「新」,重慶新的氣象、新的觀念、新的嘗試、新的實踐、新的面貌,無不給人以深刻印象。我認為,劉長樂先生對重慶「唱紅」的評價是全面客觀的。
重慶「唱紅」高潮迭起、久唱不衰,源於群眾的自覺和自願
記者:重慶「唱紅歌」採取的是行政命令,還是群眾自覺自願?
何事忠:毛澤東同志曾講:「凡是需要群眾參加的工作,如果沒有群眾的自覺和自願,就會流於徒有形式而失敗。」重慶「唱紅歌」之所以能夠高潮迭起、久唱不衰,主要源於群眾的自覺和自願。
大家知道,唱紅歌不分場所、不拘條件,老百姓樂於參與、便於參與。一個人可以唱、三五成群可以唱,千人能合、萬人能唱。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宣傳文化部門就不能坐視不管、袖手旁觀,而是注重加強了對活動的引導,主要是搭建平台、加強輔導,既抓普及又抓提高,但自始至終突出了群眾的主體地位,依靠了群眾的自覺自主自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