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新聞界蒙羞 梅鐸「竊聽」了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12]    我要評論
     

為了穩定讀者群,英國小報都流行給「線人」支付信息費,不管錄音記錄是否合法,他們都會大膽的啟用。「非法信息」在英國很有市場,而英國媒體也有此項開支預算,所以《世界新聞報》的關閉並不足為奇。

 道德已經永遠失去?

 無論怎樣,這份小報的消失,帶來的後果就是一部分讀者要改變一下習慣,去重新尋找替代品。但是從司法程序看,梅鐸旗下的報紙侵犯了個人信息,干預了司法進程,的確是違法的。以前,英國媒體習慣於竊聽「名人隱私」,現在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大眾隱私權的保護在敞開大門,預計,一場保護普通大眾隱私權的浪潮要從英國掀起,並迅速傳播至全球範圍內。

 復旦大學新聞系教授李良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涉及面較廣,已經不單純是侵犯名人隱私權,範圍已經擴大至普通老百姓的隱私權,預計這一案件將掀起全球範圍內一場保護隱私權的風波。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丁柏銓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講,《世界新聞報》黯然退場的導火索是因為其觸犯了「兩道」底線,一是新聞倫理道德底線,另一個是法律底線。這給中國媒體及從業人員的警示意義在於,同行競爭再激烈,以上兩道底線決不能觸犯,否則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抨擊,甚至會受到自己良心的責備,如果沒有良心和良知,肯定無法從事新聞工作。他認為,中國已經出現了類似的極少數從業者和媒體,他們與《世界新聞報》有著相似的做法和表現,這種行為是危險的,我們應該從個案中吸取教訓,要建立「自律觀」。

 李良榮表示,新媒體產生後,傳統媒體生存壓力較大,各類媒體之間競爭尤其激烈。作為媒體工作者,在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當下,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不能為了提前出名或完成任務而鋌而走險。在中國,媒體敗訴率很高,吃虧的往往是記者。在西方國家,媒體敗訴率較低,美國的敗訴率僅為20%。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杨阳
美新核潛艇現身韓被指牽制中朝      [2011-07-12]
新聞界蒙羞 梅鐸「竊聽」了誰      [2011-07-12]
韓19歲士兵夜間軍營上吊自殺      [2011-07-12]
德國情報局新址圖紙外洩惹尷尬      [2011-07-12]
越南激進分子連續6周反華示威      [2011-07-12]
英竊聽風暴發酵 前首相遭竊聽      [2011-07-12]
菲外長稱未能令中國保證不再「侵犯菲領土」      [2011-07-12]
外媒:無法忽視中國的13億理由      [2011-07-12]
凱特走光 輕壓裙角性感比夢露      [2011-07-12]
歐盟抨擊美3評級機構有失公允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