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埃弗裡·戈爾茨坦就提出了解釋中國崛起的兩個觀點。第—個觀點認為,中國的崛起也許是實現權力轉移的一種辦法,尤其是在東亞和東南亞。中國的崛起也許暗示這個國家作為地區、甚或全球霸主正朝著取代美國的角色邁進。
在南中國海爭議案中,這一觀點認為:這是中國為擺脫總是處於美國安全保護傘下的地區安全結構而進行的嘗試。人們也許認為中國的長遠目標是發展藍水海軍,這是中國未來向遠方投放軍力的一個強烈信號。
另一方面,戈爾茨坦還提出了一種對中國崛起更樂觀的看法。這一觀點未必相信中國的崛起是絕對和平的,但它否認了大多數國家對這個亞洲大國的害怕情緒。
儘管中國對包括領土主權在內的某些問題經常表現出強硬立場,但最近的事態發展表明,中國一直願意參與數個多邊機制和機構。人們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佐證這一觀點的重大事件。
例如,在對待東盟的問題上,可以從中國在2003年同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中看出,中國急於參與多邊機制的心情。它還在2002年保證遵守涉及南中國海爭端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雖然這些協議不具有法律約束性,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簽署,表明了中國對創建一個穩定、和平的地區抱有的良好願望。
儘管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義務,但中國實際上對它此前同意的協議有採取相應行動的政治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