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正在緊盯那些至今還未、不敢公開「三公」開支的部門,它們當中有公安部、司法部、鐵道部、國土資源部等重要部門,也包括中央直屬的慈善機構,如最近陷入誠信危機的中國紅十字總會。
中國政府今年首次對民眾亮出「三公」開支信息,財政部在6月30日即公佈了去年中央各部委的「三公」支出總額,合計94億7000萬元。在此前,這類數據並不對社會公開,而民眾也常質疑官方公務開銷中,「假出差真旅遊」、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存在頗高比例。輿論因而要求當局披露有關開支信息,以供民眾監督以杜絕浪費。
在談到近期國務院施壓各部委「晾賬本」的成效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受訪時表示,財政部既然已經公佈了「三公」開支的總額,顯然各部門要計算本身的「三公」支出並不存在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思想觀念上存在顧慮或者抵制情緒。
而就從目前公佈的數據看來,許多部委的「三公」消費確實不少,說明老百姓之前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汪玉凱進一步建議,公開信息不是最終目的,將「三公」消費壓縮下來,才是這次公開三公消費的真正意義。因此國務院應該對所有部委的「三公」支出定下剛性但適度的精減比例。這幾年來中央頻頻要求各部門例行節約,但是一些部委的開支不減反增,這更凸顯了剛性約束的必要性。
他說:「如果形成中央說中央的話,部委說部委的話,中央向老百姓承諾說要壓縮三公消費,部委還是各行其是,就等於把重要的政策指令,當成兒戲了。如果公開了以後,各部門還照花不誤,可能引起老百姓更大的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