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聚光燈下 蘇37歲代市長上任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最年輕市長」蘇江華引發了網友關注。

膽子很大的「娃娃鎮長」

「很聰明,悟性高,肯吃苦,」蘇江華的一位老領導這樣評價他,「有時候今天還在常州,晚上連夜搭飛機,第二天上午就出現在人家的辦公室裡了。」

而在武進高新區一些官員眼中,蘇江華在工作方面最大的能力就是「搞項目。」「第一次見面,就拉著我一起去搞項目。」蘇江華剛到武進奔牛鎮政府當秘書的時候,殷一民就認識了他,後來殷一民成為武進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和蘇江華是搭檔。在殷一民看來,蘇江華的特長就是抓項目。「他到漕橋鎮後,招商引資搞得很紅火。」蘇江華在漕橋擔任鎮長已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現在看來,搞工業園區已經是各地的共識,但那個時候還沒人敢搞,因此有很多人說蘇江華膽子大。在漕橋那幾年,蘇江華搞項目成績出色,不僅引起上級注意,還得到了當地民眾的認可。蘇江華以前一位同事說,也正是因為在漕橋搞項目的成績,讓組織部門注意到了他。事實上,蘇江華開始擔任漕橋鎮鎮長一職時,只有28歲。剛到鎮裡,不少人背地裡都稱他為「娃娃鎮長」。

包括殷一民在內,不少同事都評價蘇江華是個工作狂。「有時候到凌晨一兩點了,被他電話叫起來去見客商或者準備材料,」殷一民說,他有時候就經常跟蘇江華開玩笑,「我要被你拖死了!」

「白加黑」和「五加二」

從6月中旬開始,蘇江華到溧陽有1個月時間了。據瞭解,在這1個月的時間裡,蘇江華馬不停蹄到溧陽各地調研,基本上白天在外面,晚上就和各部門負責人一起開會。「他到溧陽第一天就跑遍了溧陽全市10個鄉鎮,」其身邊的不少工作人員都說,對這位新來的代市長最大的感觸就是「工作節奏快。」據溧陽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說,「他來了就跟我們提出白加黑、五加二,白加黑就是工作時間白天加晚上,五加二就是週一到週日。」這個情況,其在武進高新區的不少同事也證實,很少看到蘇江華周末休息的。

一個星期前,記者就與蘇江華約採訪時間,但是他一直抱歉稱時間安排得比較緊。直到採訪當天,蘇江華告訴記者晚上9點可以見面。晚上,記者在溧陽市政府辦公大樓看到,4樓政府辦、秘書科工作人員一直在緊張忙碌著,蘇江華則正在和一個部門開會。一直到晚上10點,蘇江華才結束會議,和記者見面。

晚上11點20分左右採訪結束,蘇江華將記者送出辦公室,這個時候,等在另外一個辦公室的一位中年男子拿著材料走到蘇江華面前說,「蘇市長,我有事情要匯報一下。」蘇江華身邊一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名中年男子是溧陽下面一個大鎮的黨委書記,「蘇市長來的這一個月,基本上每晚都11點以後下班」。

民意選出了蘇江華

雖然不少網民稱蘇江華為「最年輕市長」,但在常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處室負責人看來,蘇江華並非特例,年輕化在常州的幹部中其實是普遍現象。

常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正斌介紹,常州市於去年下半年啟動轄市區黨委換屆工作。換屆後,7個轄市區黨政正職平均年齡45.4歲,其中,40歲以下的2名,50歲以上的1名。

對於蘇江華被稱為「最年輕市長」,常州市委組織部一位處室負責人介紹說,常州近年來一直注重後備幹部人才的培養,特別是採取分層分類培養的做法。

他舉例說,就像養魚,以往是要吃魚就到池子裡去撈,撈上來什麼就吃什麼,有時想吃什麼魚還不一定撈得到,現在是按需養魚,具體化到後備人才中就是分成社會事業類、經濟類、管理類等7大類,有針對性地培養,為將來有針對性地選拔創造條件。 「蘇江華的出現是一種偶然,也是必然,」這位負責人說。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常州啟動轄市區黨委換屆工作,蘇江華正是從這次換屆中選拔出來的。在這次換屆中,江蘇省委組織部在常州試點「兩推一述」,對溧陽市市長人選及另外一個職位的人選進行選拔。

選拔的第一個程序即「一推」,確定候選人的範圍。據常州市委組織部介紹,這次確定的範圍超過了以前,將全市所有副處級幹部都納入其中,算下來有三四百人。接著江蘇省委組織部主持召開大會,常州市四套領導班子、轄市區、各部委辦局的所有正職全部參加,一共有150多人。在大會上,對這三四百個候選人進行無記名投票。每個職位按照3:1的比例選取得票最多的前3名。也就是說,第一輪投票下來,兩個職位一共選出6個人。

第二個程序「二推」,同樣要無記名投票,投票人員是常州市委委員、四套班子成員,一共有七八十人。這次投票,每個職位3個人中淘汰掉1人。在投票前,有一個重要程序,就是6個候選人到主席台上進行述職。述職內容包括自己的工作經歷,以及對將來崗位的一些設想。

第三個程序就是經過兩推一述程序後,最終每個職位剩下的2個人納入「考察」。由省委組織部考察組將考察結果提交到省委常委會,確定最終人選。

常州市委組織部一位負責人表示,這種選拔模式確實能體現更多的民意, 「得票靠後的人是肯定進不了。」為什麼蘇江華能夠脫穎而出?常州市委組織部這位負責人說,蘇江華長期在基層,工作成績大家也看得見。而在此次選拔中,組織部門強調重視基層、注重實績的導向,「蘇江華也正好符合了這些導向的要求。」

一位曾參與投票的人士認為「兩推一述」進步意義很大,他感歎道,「以前對這樣的職位進行選拔,都是市委領導提名,現在是大家投票選出來的,票數進不了前3名就沒辦法提名,這個不得了啊!」據常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處室負責人介紹,「兩推一述」是此次黨委換屆中選拔幹部的一種創新,此前從未有過。「這種選拔方式,首先是體現了一定的民意,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其次,擴大了人才選拔的視野,提高了選拔的公信力以及人才的質量。」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小宇宙
湖北最年輕市長擬提拔 引關注      [2011-04-14]
湖北最年輕市長曾被指論文抄襲      [2011-04-12]
「最年輕市長」稱自覺接受監督      [2011-05-15]
鐵道部去年公務接待費164萬元      [2011-07-24]
鐵道部啟應急預案做好事故救援      [2011-07-24]
張德江探望傷者 強調高鐵安全      [2011-07-24]
溫州動車追尾35死 出事線路15時通車      [2011-07-24]
張德江赴溫州指導救援 事故已致35死      [2011-07-24]
高鐵總師:中國鐵軌比日歐更優      [2011-07-24]
專家:蔬果催熟劑毒性低於食鹽      [20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