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一開始就畫出了最小的圈。」一位財經學者這樣評價目前已經接近尾聲的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公開,他指的是「三公」經費的定義。
中國青年報報道,據瞭解,目前各中央部門公開的「三公」支出的定義都是「財政撥款中的三公經費」,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各部門的相關支出中,財政撥款僅是其中一部分。其餘的事業收入、預算外收入等非財政撥款中,同樣隱含著「三公」支出。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所有已公佈的「三公」支出信息,實際上都只是各部門「三公」總經費的一部分,僅涵蓋財政撥款裡的相關支出,財政撥款外的政府部門收入中的「三公」經費仍然蒙著神秘的面紗,不為人知。
曾連續三年進行「中國省級財政透明度調查」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單位,特別是一些權勢部門,花的錢既不是財政撥款,也不是自收自支款,而是其他單位比如企業的錢,他們讓別人為自己的「三公」消費埋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