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長期推高全球通脹
美債風波的後續影響引發全球關注,人們對市場購買美債的意願不禁打上一個問號。
上海浦東美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國興告訴記者,這一事件過後,全球資金在投資方向上會有所改變,一定程度上打壓市場購買美債的意願,從而間接推高大宗商品、貴金屬和石油的價格。這無疑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推高全球通脹,也會加劇我國輸入性通脹。
在此背景下,為國內企業尤其是製造業提出不小挑戰。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咨詢經理曹寅長期接觸並專注研究國內製造企業和新能源企業,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目前,大多數國內企業並沒有認識到美債風波對自身的影響,隨著後續整個產業鏈成本的上升,企業會逐漸意識到壓力的存在。」
不過,已有企業提前動作,謀劃新的戰略佈局。以無錫尚德為例,企業意識到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減赤協議都將導致這些地區的採購量縮減,尤其是美國新能源產業的外需減少,於是開始踴躍開拓國內市場。
第二大疑問是,美國會否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
隨著美國最新出爐的7月ISM製造業數據顯示其成長速度為兩年內最慢,令市場對美國遲滯的經濟復甦很快會恢復動能的預期產生嚴重質疑。美聯儲公佈的褐皮書經濟報告中稱,進入下半年後,美國經濟復甦步伐依然保持遲滯。對此,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強調,美聯儲官員要視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速是否加快來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寬鬆措施,令一些人猜測美聯儲可能會啟動QE3。然而,QE3並非公認的經濟「解藥」。劉東亮認為,鑒於QE2拯救經濟乏力,並帶來不小的副作用,估計今年年內美聯儲不會推出Q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