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76.6%受訪者稱網上人身攻擊現象普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04]    我要評論

 為何網上人身攻擊如此多見

 軍事戰略學者趙楚經常在微博上發表個人觀點,他發現,不少網友的評論充滿了惡意中傷和沒有理由的謾罵。「看到那些極端粗鄙的攻擊,真地會頭髮瞬間豎立,本能衝動就是立即將其拉入『黑名單』。」

 近日,趙楚接受友人的建議,用了半天工夫解除了長達45頁的「黑名單」。不料,他的文章回復又立刻出現了大量謾罵。「如果你反對我的觀點,好好說話不行嗎?為什麼一定要如此偏激和粗暴?」

 調查顯示,76.6%的人感覺當前互聯網上羞辱、謾罵等人身攻擊現象普遍。其中,25.6%的人表示「非常普遍」。僅3.9%的人「很少」或「沒有」發現類似情況。

 對於網絡人身攻擊現象越來越多,學者吳稼祥在微博中指出,他發現如今在微博上講理,會遇到一個兩難之境。無論你把一個理講得如何透徹、美妙,總有人因為飯碗或因為無知,來胡攪蠻纏。不理他,怕沒有相關知識的網友被誤導;理他,第一,你也許永遠不可能說服他,第二,你給他講了課,他也不會有學生對老師的那種敬意。

 為何網上人身攻擊如此多見?調查中,73.9%的人認為是由於「攻擊者的真實身份難以查證」;70.5%的人指出原因是「法律難以約束網絡行為」;54.1%的人認為問題出在「網站管理者管理粗放,放任攻擊行為」。

 遭到網絡人身攻擊後,52.5%的人會保持沉默,不予理睬;45.2%的人會向網站管理方投訴;31.6%的人會以牙還牙,也進行人身攻擊;20.1%的人會考慮訴諸法律。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王小可覺得,出現網絡暴力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可以在網上隱匿真實身份,不必為自己的話承擔責任。各大網站及遊戲平台,為吸引人氣,也不會對網絡暴力行為管得太緊,更不可能封鎖個人ID。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講師韋慶旺指出,網上人身攻擊現象普遍存在,主要源於當前社會上的一種「不平衡心態」。現在社會上的信息很多,人們會有意無意地進行「社會比較」,一些人可能由此產生不平衡感。在網上攻擊他人,既不用負責任,又能找到某種「心理補償」,產生暫時的優越感。

 「網絡人身攻擊還是個體尋找群體認同的表現,並帶有『傳染性』。」韋慶旺認為。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裡,人們通常沒有自我意識,或自我意識不明顯。羞辱別人就像是一個群體的化身,很容易吸引個體加入。

 北京青年心理壓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漢忠認為,當人們在現實社會中遇到挫折或承受壓力時,選擇在網上表達情緒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以辱罵的方式發洩,會傷害到別人,甚至傷害到社會,還會給自己帶來強烈的情緒變化。所以,宣洩情緒也好,傾訴也好,都要心平氣和地表達,而不是用暴力語言。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新二
強颱風步步逼浙 網友稱梅超風      [2011-08-04]
醫師憶述喀什暴力事件救治場面      [2011-08-04]
不堪學業 武漢童欲與母斷關係      [2011-08-04]
暴力恐怖阻擋不了新疆前進步伐      [2011-08-04]
瓦良格附近加強管控 禁窺港區      [2011-08-04]
人民日報:消極腐敗 政黨致命傷      [2011-08-04]
中國拓大洋「尋寶」區域益處多      [2011-08-04]
南北兩官員 同落「豔照門」      [2011-08-04]
76.6%受訪者稱網上人身攻擊現象普遍      [2011-08-04]
安監總局:動車事故調查組會給民眾交代      [201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