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拉登獵手遭全殲 阿戰或陷困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這張拍攝於2011年6月4日的資料照片顯示,一架美軍直升機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上空飛過。艾哈邁德•馬蘇德攝(新華社發)

 「阿富汗這場黑暗戰爭中最黑暗的一天」

 38名美軍官兵陣亡的慘痛損失令美國上下一片震驚。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就此發表講話稱:「他們的死提醒我們美國為阿富汗戰爭所付出的特別代價,他們的精神將激勵我們為美國的安全繼續努力。」

 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也稱,他對如此重大的損失「深感悲痛」,但美國會繼續執行「保證全世界安全」的使命。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上將則表示,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不要急於下結論,一定要尊重陣亡者的親人。他說:「美國一定要信守完成阿富汗戰爭的承諾。」

 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伯納爾6日抨擊說:「這是阿富汗這場黑暗戰爭中最黑暗的一天,我們在悼念他們的同時……要反思這場戰爭。」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也稱:「這是一個國家的災難。」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對於美軍陣亡一事表態說:「我們一定要堅持既定的路線,特別是在駐阿聯軍與阿富汗國民軍密切合作,確保(將轄區)安全移交給阿富汗政府的關鍵時刻。」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6日也向陣亡官兵表示哀悼。潘基文在當日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望能向遇難者家屬和友人傳遞最深切的同情和慰問,並對阿富汗政府和美國政府表達深切哀悼。

 事件將對阿富汗戰事產生三大影響

 就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阿富汗戰事取得「巨大勝利」並保證按計劃從阿富汗撤軍之時,海豹突擊隊第6分隊全軍覆沒事件必將對阿富汗的整體戰事產生三大影響。

 首先,塔利班武裝士氣大振,逼近喀布爾。6日的墜機事件使駐阿聯軍今年以來的陣亡數字驟增至365人。分析人士預計,士氣因此大振的塔利班武裝很可能藉機圍攻喀布爾。

 從今年年初起,駐阿美軍已關閉了喀布爾以東兩個省的眾多前沿哨所,回撤前線部隊到大的基地。此次海豹突擊隊遇襲的瓦達克省位於喀布爾以東僅72公里,一直是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策劃對喀布爾襲擊的重要據點。5日,美軍之所以出動海豹突擊隊第6分隊,很可能是有情報顯示當地有塔利班「極具價值的人物」出現,但沒想到結果是卻損兵折將。

 瓦達克省副省長阿里•卡薩伊非常憂慮地說:「從今年4月起,美軍一直想把當地的防務交給阿富汗國民軍,但國民軍和警察根本無力控制這一地區。現在就連美軍最精銳的部隊都遭到打擊,我相信塔利班會進一步填補這裡的空白,從而進一步威脅喀布爾地區,對阿富汗戰局產生無法預測的影響。」

 其次,美軍寄予厚望的未來作戰模式此次也遭到重創。按五角大樓預定的計劃,一旦美軍大規模從阿富汗撤離之後,在阿富汗境內的主要作戰任務將交給阿富汗國民軍和美軍特種戰部隊。特別是在成功獵殺拉登後,美軍對特種戰部隊的倚重也越來越大。據統計,自今年4月到7月,美軍特種戰部隊通過夜間突襲等形式,成功逮捕了2941名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嫌犯,獵殺了834人,是2010年同期作戰效果的兩倍。然而,此次墜機事件無疑會讓五角大樓擔心,未來在阿富汗僅倚重特種戰部隊到底行還是不行?如果僅僅是特種戰部隊力量不夠,那麼是否將延緩撤軍的速度?

 此外,奧巴馬政府的信譽度再度遭到質疑。今年5月,拉登被獵殺後,由於奧巴馬總統決定不公開其作戰過程,遭到了國內外一片質疑聲,眾多陰謀論更讓美國10年反恐戰爭取得的最大戰績大打折扣。此次墜機事件中,奧巴馬政府又遲遲不願承認陣亡官兵的歸屬,因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多家主流媒體7日均質疑:為何恰是「拉登獵手」遭全殲?奧巴馬政府是否掩蓋了些什麼?

 對此,美國五角大樓7日出面闢謠說,陣亡的22名突擊隊員雖然來自獵殺拉登行動的同一支部隊,但「不是同一批人」。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奧巴馬實在不能拿出有力證據證明這一點,因而類似的傳言不會馬上消失,而這無疑將危及奧巴馬政府的信譽。



上一頁12

      責任編輯:丫頭
幹掉拉登三個月後 美軍遭遇慘重襲擊      [2011-08-08]
美稱22海豹隊員未狙擊拉登 墜機原因尚不明      [2011-08-07]
美債危機讓斃本拉登功績化泡影      [2011-08-03]
沙特欲建高樓 本拉登家族參與      [2011-08-03]
「全球聖戰助手」組織稱爆炸僅是報復開端      [2011-07-23]
殺死拉登 奧巴馬被控反人類罪      [2011-07-18]
拉登秘件顯曾擬今年刺殺奧巴馬      [2011-07-17]
美官稱拉登曾欲擊「空軍一號」      [2011-07-16]
五角大樓新戰略 網絡攻防兼备      [2011-07-16]
利反對派被曝報復卡扎菲支持者      [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