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莉:加州有硅谷,我們這次有沒有跟硅谷方向的一些企業,有一些進一步的接觸?
羅志軍:對,現在應該說在軟件和通訊產業方面,我們和硅谷的聯繫由來已久,我們這一次是在過去已經有基礎的情況下,再向上提升,比如對智慧城市,比如對雲計算、物聯網這些江蘇和美國,都有很好基礎的產業,我們進一步推進。但是另一個我們和加州更重要的,是一個新能源產業,特別是太陽能光伏產業,加強進一步的合作。
吳小莉:加州有什麼樣的優勢?
羅志軍:應該說加州最大的優勢是它的太陽。
吳小莉:陽光?
羅志軍:對,說的很準確,它的太陽,那麼我們有很大的優勢是世界光伏產業的25%左右是在江蘇,就是我們的製造業更發達一些,這次特別我們,我還帶了一些企業家的代表團,也包括有一些企業到美國去投資,在加州投資,我們有一個企業在加州建了一個太陽能的光伏電站,投資了15億美元,它不是把我的產品出口到美國,是它在那裡作為美國的公司建立了電站,向美國的用戶送電,收電費,這個過去是不可想像的,但現在的合作非常成功。
羅志軍:太湖藍藻事件,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反思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江蘇曾經總結出「四千四萬精神」,「踏遍千山萬水闖市場、吃盡千辛萬苦辦企業、說盡千言萬語拉客戶、歷經千難萬險謀發展」,就是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之下,江蘇人從睡地板到當老闆,從發展鄉鎮企業開始,實現了江蘇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的轉型。改革開放之後,江蘇借浦東的開放的契機,大量的引進外資拉動經濟,形成了一種園區經濟模式,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中新蘇州工業園區。
1994年,在鄧小平和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的推動之下,中新兩國在蘇州合作開發了一個工業園區。在此後的15年間,蘇州工業園區以平均30%的經濟增速,一直在中國所有經濟開發區中穩居前列。
然而,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外資撤離、出口跳水與蘇州工業園區如影隨形,兩頭在外的園區模式,亟待突破。
羅志軍:像蘇州工業園區,這樣的一個發展模式,生產的是這種製造業的工業產品,或者說比較高端的工業產品,但是這個高端的是製造業,我們只做製造業的這一個環節,我們所得到的利潤並不多,是最後的這個品牌商他得到的多。現在要從製造業向創造去轉變,向服務去轉變,我們提出一個要向創新型經濟來轉變,以創新經濟,引領我們產生滿足人民不同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的概念。
吳小莉:這部分我要請您說一點故事,我記得2008年、2009年去看您的時候,那時候您提到了江蘇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
羅志軍:對。
吳小莉:最早知道,然後我們也反應得最快,回春得也最早,這個過程當中您就發現了創新驅動這個重要性,怎麼樣的一個倒逼機制讓我們要走這條路,而且走得最早。
羅志軍:對,這個問題確實問得很好,也不是我這樣認為的,我的前任也是這樣認為的,我們大概江蘇從2004年開始,那還是李源潮同志當書記的時候,就提出了要經濟轉型的這個概念,因為當時確實江蘇經濟發展速度是快的,總量是不斷提升的,但是質量和可持續性我們認為是有問題的,可能你還記得,那時候這個藍藻事件、太湖的藍藻事件,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反思。
2007年5月,太湖藍藻暴發。由於工業污染水、農業污染水和生活污染水源源不斷地排入太湖,太湖藍藻瘋長,導致了無錫全城自來水受到污染,一時間,無錫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嚴重短缺,突如其來的飲用水危機,席捲了整座無錫城,也震驚了江蘇省政府。
羅志軍:太湖的藍藻事件,使我們看到了僅僅靠一般性的發展工業經濟,是不足以可持續發展的,僅僅製造一般的產品,是不足以使我們的這個全省人民富裕起來的,所以我們那時候就下決心開始,叫做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不斷地向產業鏈的高端來攀升,不斷地調整我們的傳統製造業,不斷地加快我們的服務業和加大我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因為有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結果是每到跨越時期,江蘇不但沒有掉下來,而且是要往上再走一步。
羅志軍告訴我,在金融危機中,江蘇形成了逆勢上揚的六大新興產業,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物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2010年的8月,江蘇將這六大產業確定為重點培育和發展目標。根據江蘇「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六大新興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真正成為江蘇經濟的支柱產業。
吳小莉:我記得科技部已經有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評價,說江蘇可以說是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全國第一,現在各個省也在說要創新產業,有些省跟我們的創新產業的項目,還差不多,我們怎麼樣能夠比別人更優勢?
羅志軍:對,這也是現在大家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大家都在尋找金融危機之後,以什麼為自己的新的增長點,當然這個選擇性是各異的,但是呢從現在總體看來,也不可能有更多的目標,確實也相對集中,那我覺得要靠大家各自的努力了,就是能不能在創新驅動上,一個是先人一步,你要走的先人一步,你才能掌握先進的技術,同時你又掌握市場,你才能有話語權,你最後才能決定這個事情能不能發展。第二呢你確實要走在國際同類產品發展的,起碼是同步,當然能夠更早一點是最好,如果你在後頭,就像以前我們做的一些事情,你總是還是要走到產業鏈的中低端,為人家去打工,所以我們這一輪的發展,我們就還是想要走到世界的同步的方向來做,你可以看到我們這次去,出去的時候,我們也拿我們的產品,拿我們的產業,拿我們的標準和國際去做對比的,我們認為在這一輪發展中,我們有些產業可以說是基本上與世界同步,甚至有一些還領先,所以我有這個信心,能夠走到前面去,當然你說到這個區域創新能力,我特別想講一年一評定,我們過去兩年裡我們是評得了全國的第一位,但是我們也有憂患意識,也可能哪一天人家還有人超過我們,我們也很高興,互相比較、互相競爭,才能整體去推動發展。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源出《詩經》的「小康」二字,承載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於衣食無憂、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與嚮往。1979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的時候,第一次用「小康之家」來闡述了中國未來的發展願景。1983年的春天,鄧小平到江蘇視察,當時蘇州地區的工農業總產值已經接近人均800美元,讓鄧小平對於到20世紀末實現「翻兩番」的目標有了極大的信心。從此,「小康」這個詞,就與中國的發展進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羅志軍:我們江蘇是最早提出了一個小康社會的,這個不是我們提出來的,是當時鄧小平同志到江蘇視察以後,提出了這個概念,後來這個包括江澤民同志、胡錦濤總書記都給我們提出了,叫「兩個率先」這樣一個目標,就是率先全面實現小康,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去年按照我們省定的小康指標,我們全省已經達到了,我們定了一個五大類,十多項和二十五條具體的小康標準,現在這個目標已經達到了。但是呢一個是還不是所有的縣和所有的地方都能達到,比如我們蘇北地區就還有一定的差距,蘇南地區更高一點,同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或者叫幸福感和滿意度,能夠達到我們的小康目標,我覺得這一點還要我們做很多的努力。
2010年江蘇GDP總量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廣東;人均GDP達到了7700美元,位居內地的第一。不過,十幾年來,江蘇居民的收入增長一直慢於GDP的增長,長期徘徊在全國的第五到第七之間。
2011年的2月,江蘇省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包括了南京、無錫、江陰等地在內的一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由960元調整為1,140元人民幣,這被視作了江蘇啟動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