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的發佈會,王勇平答問時總是面帶微笑,游刃有餘。當提問結束後,如還有記者強烈要求提問,他也會跟領導商量,爭取讓其回答問題。
即便被媒體圍追堵截,他也總是面帶微笑。一個問題,說了好幾遍,不知情的記者再問起時,他也會再回答。
他把發言人與記者的關係視為「富有挑戰性的朋友關係」,而不是「敵人的關係」;把他與鐵道部、媒體的關係比作「一僕二主」。
但在記者看來,王勇平熟稔宣傳要領,以虛避實。一名長期聯繫鐵道部的記者稱,從王勇平那裡,很難問到實質性的新聞,尤其是涉及到鐵路負面時。受體制所限,他往往需得到授權後再統一發佈。
2003年,王勇平在北京參加了為期5天的首期中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一起學習的有來自66個部委和地方機構的100多位新聞發言人。這群被稱為「黃埔一期」的官員當時年齡大多在30-45歲。
2004年底,國新辦第一次向社會公佈了75位新聞發言人聯繫電話,當時被看作推動政務公開之舉。2010年底,當各部委新聞發言人名單第7次公佈時,人已經被換得差不多了。與王勇平同批次的優秀新聞發言人,如上海市政府原新聞發言人焦楊,南京市政府原新聞發言人徐寧,包括王旭明在內,都離開了這個風險極大的崗位。
王勇平是其中極少數堅持下來的新聞官員。其間,鐵道部變故甚多,王勇平身在其位,必受其過。
在發言人崗位上堅持8年之久,王勇平離去。發言人因言受過,對錯爭議又將激起巨浪。
在溫州發佈會的當晚,氣氛緊張的提問持續了25分鐘,被主持人忽然叫停。不滿的記者們擁上前,層層圍堵王勇平。在鐵道部官員的護送下,王勇平得以離開。留下一屋子的記者,向誰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