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義:現在社保卡和身份證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關於社保卡在未來有沒有社保卡和身份證融合在一起的趨勢,胡曉義表示,一證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現在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根據此前人保部和央行發佈的《關於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的通知》,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主要通過在社會保障卡上加載銀行業務應用實現。這意味著作為持卡人享有社會保障和公共就業服務權益的電子憑證,具有信息記錄、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社會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時,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
胡曉義表示,2004年施行的《身份證法》,關於居民身份證的登記規定了九個項目,這九個項目是: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照片、證件有效期、發證機關等等這麼九個項目。居民身份證法實施七年以來,對於保障公民權利,便利公民合法活動,維護社會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曉義補充道,居民身份證本身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社會管理,它不太可能提供非常廣泛的公共服務。上面提到的九項登記信息,都是固定的信息,不可能登記大量的動態信息。另外,《居民身份證法》規定,16歲以下居民不強制領取身份證,16歲以下公民的社會保障需求也需要有一定的載體來支撐它。現在我們發行的社會保障卡的芯片容量成倍於居民身份證,除了基本信息之外,還記錄了大量動態信息,包括每一次繳費、每一次領取待遇、每一次就醫的資金支付等等。像發卡比較先行的地區,比如北京市,所有中小學生都有社會保障卡了。所以從目前的情況看,一證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現在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