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00年5月,利比亞,中國工程師參與當地工程建設 【文匯網訊】據青年參考報道,「利比亞反對派掌握國家後,一直對反對派持觀望態度的中國、俄羅斯和巴西陷入尷尬境地。為了爭奪戰後規模高達1200億美元的重建項目,這些國家改善與反對派的關係,但利比亞反對派的反應卻並不熱情。」
「利比亞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籌措超過1000億美元的重建費用和人力,而中國同時握有物資和人力,將成為利比亞重建競爭中的大鱷。」
關於戰後利比亞對中國可能採取的態度,利比亞反對派內部至目前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
8月18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副主席阿卜杜勒·哈菲茲·古賈說,他希望中國在重建利比亞及兩國的全面合作中發揮作用。
不過,4天以後,即8月22日,利比亞最大的石油公司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AGOCO)表態稱,俄羅斯和中國公司未來可能失去與利比亞的石油合同。
對此,韓國《京鄉新聞》刊文認為,利比亞的重建離不開中國。利比亞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籌措超過1000億美元的重建費用和人力,而中國同時握有物資和人力,將成為利比亞重建競爭中的「大鱷」。
「中國公司渴望重回利比亞」
儘管卡扎菲蹤跡仍舊成謎,但國際社會目光已轉向這個北非國家的重建。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紛紛表示將支持利比亞重建工作。《紐約時報》23日報道稱,利比亞重啟石油生產將有助於穩定歐洲油價,也可能間接影響到美國東海岸的汽油價格。因此,西方國家特別是為利比亞反對派提供空中支援的北約國家,希望能確保它們的公司能夠在開發利比亞原油資源上佔取首要位置。
外媒格外關注中國政府立場的微妙變化。8月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方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在利比亞未來重建中發揮積極作用。兩天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也說,「中國希望在利比亞重建事宜中扮演活躍角色」。
今年3月,中國和俄羅斯對聯合國授權「以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平民」的1973號決議投了棄權票。中方認為北約行動超出授權範圍,並且呼籲實現停火。但在最近,北京已經與反對派建立聯繫。6月,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局主席馬哈茂德·吉卜裡勒曾受邀訪問中國。
對此,美聯社以「中國公司渴望重回利比亞」為題刊文說,與利比亞反對派主動接觸,這一中國外交政策的改變可能意味著中國的企業正急於重返利比亞。
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副主席古賈一方面表示,委員會將尊重卡扎菲政府時期與中國企業簽下的所有合約,歡迎中國企業重回利比亞以完成在建工程,「在結束卡扎菲長達42年的統治之後利比亞更需要中國」。另一方面,古賈同時表示,他們「將對所有之前簽訂的合約進行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