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溫州動車事故現場 【文匯網訊】「決定危機結果的不是危機的嚴重程度,而是應對危機的方式。」
據青年參考報道,在「7·23」動車追尾事故發生一個月後,美國人赫利奧·加西亞來到中國,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
加西亞是美國公共危機管理界的知名學者。在他8月27日來到中國之前,中國社會連續發生了和政府與知名企業相關的危機。中國紅十字會因「郭美美事件」面臨信任危機;渤海漏油事件的餘波至今仍未平息;而溫州動車事故的後續處理,則引發民間的如潮質疑。
面對這名紐約大學教授以及LOGOS危機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人們最想知道的問題之一是,在他看來,中國社會對危機的應對是否合格?
在中國的短短幾天,他被安排了多場演講,聽眾除學生、學者、企業家外,還包括中國政府的一些官員。加西亞在接受《青年參考》記者專訪時透露,他已經在中國開展了咨詢服務,並與中國一些政府部門接觸。
儘管他並未透露具體接觸的是哪些部門,但這說明,中國官員已經在考慮請外國專家幫助改進自身對危機的處理方式。
「中國機構已經意識到,危機管理是領導力中的重要部分。」加西亞說。
喪失民眾信任的政府機構如何重獲信任
加西亞曾經關注過中國在汶川地震後的表現。他「對溫家寶總理面對地震受災群眾時顯露的同情和領導力印象深刻」。
在紐約大學授課時,他曾要求學生就中國對地震的應對和美國對颶風的應對進行對比,並認為「他們(中國)知道怎麼做是對的」。
不過,對一個多月前發生的動車追尾事故,他的評價並不相同。
加西亞主要通過英文媒體的報道瞭解中國的動車相撞事故。他向《青年參考》評論稱,在危機發生的早期,鐵道部失去了民眾的信任與信心。
加西亞介紹,在危機管理中,有兩個重要法則,一個是「先發優勢」,一個是「黃金時段」。「先發優勢」意味著,最先定義危機的人將在危機中獲勝。「黃金時段」法則來自急救醫學,當一個人心臟病發時,如果在20分鐘內將他送上急救車,40分鐘內送入醫院,他的獲救幾率很高。但如果一個半小時才送上救護車,兩小時才到醫院,他倖存機會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