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殲20具有出色的外形設計。
美國F-22戰鬥機
美國的F-22戰鬥機雖然暫時領先,但相對於中俄新型戰機的「後發優勢」而言,F-22很難對日新月異的新技術進行整合應用,因為那會使F-22在成本的死亡螺旋中陷得更深。
中國的五代機思路「很聰明」
但從戰機的技術發展與各國的需要來看,裝備第五代戰機是很必要的。不過,當前需要將第五代戰機出現如此眾多問題的根源以及第五代戰機的未來發展思路理清,尤其是充分重視實際作戰環境的變化這一最重要要素。眾所周知,第五代戰機的概念最早是在冷戰時期提出的,當時的主要國家面對的未來空戰環境都是類似的,即大規模的常規空戰。因此,第五代戰機追求在諸多性能上的突破也就顯得理所應當。
隨著冷戰的結束,爆發這種大規模常規空戰的可能性越來越低。類似美國空軍這種強大打擊力量所承擔的任務,充其量只是打擊類似伊拉克這樣的落後國家。正因為此,為摧毀這些弱小國家有限的技術裝備,長期以隱身性能著稱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甚至被裝上了雷達信號增大器,以吸引敵方雷達開機探測,從而將其擊毀。在這種新型作戰環境中,五代機被過度強調的隱身性能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那些將美國看作假想敵的國家在研製未來戰鬥機方面,無疑將面臨一種兩難局面:如果以F-22戰機為假想敵,那麼就等於在以一種實戰效能有限且可能不會大規模裝備部隊的裝備為樣板;另一方面,如果不以F-22戰機為假想敵,那哪種戰機又堪當假想敵呢?
面對這種難題,中國的做法或許是一種較為現實的、「聰明的」解決方案,即依然以第四代戰機為主力,結合第五代戰機研製過程中產生的新技術,不斷提升四代機整體技術水平,使其在相對傳統或全新的作戰環境當中,都能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對於第五代戰機而言,現階段提出的技術指標仍有其合理性,只是可能要參照實際的作戰需求加以調整,再將全面裝備的時間適當向後推,那麼第五代戰機依然是各主要國家最佳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