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報道,今年7月,香港月通脹幅度創15年來新高,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同比上升7.9%。其中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方面升幅更大,比如住屋升16.4%,食品升10.7%。
物價飆升,低收入群體生活如何保障?綜援金會不會隨之調升?政府發放的援助有沒有與通脹聯動的機制?
機制靈活
可以年中調整綜援金數目
家住屯門的王女士,是綜援金領取者。她離異後與12歲的兒子一起生活,全家每月從政府領取3800元(港元,下同)現金。她說,食品價格上漲太快,已經影響到生活質量,每天到街市買菜都感覺援助金不夠用。「希望能夠根據物價上漲幅度調整綜援金數目。」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介紹,政府每年會按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社援指數)的變動來調整綜援計劃標準金額及公共福利金計劃金額。社援指數是由政府統計處按月編製,以綜援住戶的開支模式來量度通脹/通縮。
根據既定機制,政府已在今年2月1日起調高綜援及公共福利金金額3.4%。現在,一個四人綜援家庭每月平均領取的金額為10371元,已經高於全香港最低20%收入組別的4人非綜援家庭9800元的平均月收入。
除了根據既定機制在每年2月1日調整綜援的標準項目金額外,如果社援指數的變動和其它經濟指標顯示可能會出現持續高通脹,政府也會呈請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在每年調整週期前,提早按通脹調整綜援標準金額。有關機制採用按年調整週期,以社援指數在過去12個月的移動平均數為基礎,釐定新的綜援金額。
例如香港特區政府曾在2008年6月獲立法會財委會同意在按年調整週期前,提早調高綜援金額的水平4.4%,於同年8月1日生效。
今年物價指數上升較快,社會福利署表示,正繼續密切留意社援指數的變動,按既定機制調整綜援及公共福利金金額,以確保受助人獲得的援助金額達到應有水平,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