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陳偉華是一位優雅的退休教師,教書一生,閱書無數。
然而,父親陳雲,對於女兒陳偉華,仍舊是一部厚重的大書,每次翻開這部大書,她就會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窮盡一生,也不一定能完全讀懂它。
1
那是不久前,北京的一個清晨,7:00準時開動的G101次列車上,消瘦、安靜的陳偉華坐在我隔壁的位子上;她梳著一頭齊耳短髮,記憶裡她好像穿的是一件深色格子衫……她長得像極了她的母親於若木,言談話語舉手投足的瞬間都傳神了陳雲家風——極其極其地低調。
隔著一條通道,一起同去南京參加會議的人們互致問候。當我隔著通道與同排位子上的陳偉華搭訕時,一開始真有點不習慣她默默無言的「低調」。
「陳老師,您一定也是搞經濟研究的吧?」我好奇地問道。
「不是的,我是教書的,和孩子們在一起多有意思啊!」陳偉華把頭偏過來回答我。
這位北京師範大學(微博)附屬實驗中學曾經的歷史教師,說起自己的學生即刻神采飛揚:「學生給我寄的賀卡我都留著呢,已經一大堆了……現在還有幾個經常和我聯繫的學生,我們已經是很好的朋友了。」
2
1966年,陳偉華在北京師大女附中念完高中,正要考大學時,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於是,她被分配到北京郊區,就在長城腳下的懷柔山區做了一名人民教師。這一幹就是10年。
據陳偉華回憶,1977年還在農村工作的她,準備參加高考時,想讓媽媽在北師大的朋友幫助問問複習有什麼範圍沒有。於若木回信告訴她,你爸爸說了這叫「走後門」……後來陳偉華憑自己的實力考上北師大,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原國家人事部。當時,教師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師範招生很困難。恢復工作不久的陳雲建議有關部門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所以,爸爸動員她歸隊,帶頭作出表率。於是,她毅然回到了母校北京師大女附中(後改名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做了一名中學老師。
嚴於律己,對所有子女的嚴格要求是父親不變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