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印媒憂中國在印度洋勘探礦藏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2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17日宣佈將擴大在印度洋的海底勘探活動,意外地被印度媒體視為「來自中國的反擊」。就在幾天前,印度堅持與越南合作,到有爭議的南海區域開採石油,並「蔑視」中國的外交抗議。兩起本不在一個層面上的事情在一些印度媒體看來,卻成了拳擊比賽中攻防的一個回合:印度插手「中國南部的海」,中國就要派軍艦進入他們的後院——「印度的洋」。其實,印度洋本是一個面積74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大水域,周邊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在不少印度人眼裡,印度洋就是印度的洋,就是印度的後院,「外人入內」很敏感。《印度時報》19日稱,海洋已成為印度和中國競爭的「新戰區」。印度最近針對中國的動作不少,本周它還與蒙古進行聯合軍演,也被認為是「眼睛盯著中國」。它到底想做什麼?港媒的分析認為,「印度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要刺激中國的」,是對中國一種戰略威懾。但印度《德干先驅報》認為,新德里正在製造一些難以理解的「季節性瘙癢」刺激北京,進而提升自己的嗓門。

中國對印形成「衝擊波」

印度報業托拉斯18日報道稱,就在中國和印度因為印方計劃在越南提供的南海海域勘探石油發生外交爭端後不久,中國週六宣佈計劃擴大其在印度洋海床的礦藏勘探。國際海底管理局也已經批准中國開採金屬硫化礦石的請求。報道認為,這一舉動給印度敲響警鐘,印度海洋情報理事會稱,這一合同將給予中國以借口,使其能夠在「印度的後院」駛入軍艦。

印度《經濟時報》說,中國到印度洋找礦的動作令印度驚訝,中國的民用舉動中將存有安全隱患,中國可以在印度的後院進行海底測繪,也可以派軍艦到這一區域。

《印度時報》19日稱,印度和中國在海上擺開陣勢,海洋已成為印度和中國競爭的「新戰區」,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文章認為,中國到印度洋找礦的舉動對印度政府形成衝擊波,印度也得到國際海底管理局對許多塊海域進行勘探的授權,但印度沒有採取具體行動,相當一部分海域的勘探權被收回。印度無法阻止中國在印度洋取得採礦權,尤其是在印度忽略了自己的特許權的情況下。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研瓊
近5年來中國打黑除惡鬥爭紀實      [2011-09-20]
中國經濟能否再次助力世界脫困      [2011-09-20]
中國收藏市場疑九成是贗品      [2011-09-20]
駐英使館駁斥中國水資源威脅論      [2011-09-20]
歐盟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方表失望      [2011-09-20]
印媒抱怨印度國旗「中國造」      [2011-09-20]
社科院:中國成城鄉收入差距最大國家之一      [2011-09-20]
外媒:南海將成中國軍事前沿?      [2011-09-20]
駱家輝:向中國人展示美價值觀      [2011-09-20]
日媒:印蒙將聯演應對中國影響      [20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