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9月8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鎔基講話實錄》一書在全國統一上市。CFP供圖
「我為了高通脹已到了食不甘眠不安的程度」
以鐵腕手段、強有力工作作風著稱的朱鎔基,在1991年上任國務院副總理之後,就對新的經濟週期全力支持,又在經濟學家吳敬璉等的提醒下,對即將出現及後來果然發生的嚴重通脹,首先表現出了高度警惕,抱著嚴陣以待的態度,有人甚至稱他為「防通貨膨脹的巨人」。
朱鎔基曾在一次全國高校管理學院院長會議上批評一位大經濟學家說:「什麼通脹不是主要問題,我為了高通脹已到了食不甘眠不安的程度。」他於1993年6月親自兼任央行行長,立即召開全國銀行行長工作會議,命令他們在三個月內,盡快把搞「股票熱、房地產熱、開發區熱」的貸款收回來,否則,將追究各行行長的領導責任及個人責任。全國人民從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畫面中看到了當時全國銀行行長們大為震驚、面面相覷的一幕。
《朱鎔基講話實錄》在第一卷中收錄了他1993年4月1日在中共中央經濟情況通氣會上的講話內容《防止通貨膨脹要始於「青蘋之末」》。當時,金融形勢緊張的狀況已經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了。
朱鎔基在會議上說:「我們不能不對通貨膨脹予以高度重視。當然,只要農業不出問題,所有這些還可以控制在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如果農業有三長兩短,那麼通貨膨脹的發展就會相當嚴重。而通貨膨脹具有一旦啟動就會加速發展的特點,它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措施的情況下,自動停止和消失。」「國際、國內經驗還表明,對於通貨膨脹應當防止於『青蘋之末』,不能等到它嚴重發展後再去治理,那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朱鎔基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但這有一個過程。為了應對金融形勢緊張的狀況,使改革和發展能夠順利進行,他建議針對前進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採取以下措施:提高銀行存款利率、剎住全民集資的趨勢、積極穩妥進行企業內部股份制試點、銀行要積極清理和回收超範圍、超期限拆借資金等。1993年6月9日,針對當時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正在發展的嚴峻形勢,朱鎔基又提出了《加強宏觀調控的十三條措施》。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說自己當時對此文印象頗深。《加強宏觀調控的十三條措施》在整體思路中提出「主要採取經濟手段、經濟辦法、經濟政策,盡可能少採取行政的辦法」,這在當時的國際經濟學界受到高度評價,被認為是中國在1992年確定建立市場經濟後的最好實踐。此外,這十三條中的第一條「要把住基礎貨幣閘門」,這是抓住了控制通貨膨脹的要害,得到國際經濟學家們的廣泛認可。這兩條在當時都是很大的創新,因為它們都不同於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做法。
1994年12月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發表總結講話中再次針對「通貨膨脹」發表看法。這一年,全國商品零售物價指數漲幅高達27.1%,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達24.1%。其實,中央在1994年的限制物價措施更為嚴厲,對部分產品實行了直接的價格管制,但通貨膨脹的「滯後效應」依然存在。
「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只有害沒有利。江澤民同志形象地說,靠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發展是『飲鴆止渴』,我認為是非常確切的。騎上了虎背以後,就很難下來了。」他說,「我特別要講一下,現在抑制通貨膨脹有一個很大的思想障礙,就是誰的物價低誰吃虧。……但是我想,如果大家都來抓,就像拔河一樣,統一號令大家一起使勁抑制物價上漲,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物價問題、通貨膨脹問題就一定能夠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