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認識駱家輝 新箱體時代新人選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我並未意識到有人在拍攝我和我女兒。實際上,你會發現大多數的美國政府官員都很隨意,同時我個人也非常享受自己幹活的樂趣,這是我的風格。」駱家輝在專訪中告訴記者。財新《新世紀》報道

【文匯網訊】一年前的6月3日,財新《新世紀》在美國使館專訪了上任不到一年的時任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一年後的9月19日,與當初訪問地點僅一牆之隔,《新世紀》記者專訪了履新僅一月的新任駐華大使駱家輝(Gary Locke)。一年前的陳設原封未動,只是掛著歷任美國駐華大使肖像的牆上多了洪博培。

一年間,中美關係目睹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也見到了美國副總統拜登對中國的訪問,更重要的是,因2010年1月美國對台軍售導致的兩軍關係中斷也得到了恢復;兩國因美國關於南海航行自由事涉美國利益言論引發的爭端,也隨著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機制的建立,而有所緩解。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年以來未節外生枝。一言蔽之,採訪洪博培時兩國關係剛經歷的那個「寒冬」,已讓位於更正常的兩國關係。

但更多的變化,也許來自看似不可逆轉的兩國時運——中國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其3.2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提升了中國的位勢與權重;但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似乎在回應兩國所處的截然相反的時區:深陷債務囹圄,其主權債務評級遭史上首降,極具黏性的高失業率,加上華盛頓的極化政治,使理性政治癒發艱難。

這個時候履新的駱家輝,自稱「中美關係處於兩國建交以來最好階段」。很多人不同意他定的這個調子。好在,他不用像其前任,動輒騎著永久牌自行車前往中國外交部聽中方的抗議。

「新箱體時代」的新人選

駱家輝8月14日在抵達北京後的首次公開亮相時表示,作為中國移民後代來到北京出任大使,令他感到「既謙卑又榮幸」。對駱家輝這位中國移民的後代而言,回到其父母的出生地,不啻為一種莫大的榮耀。中國民眾也因此對駱家輝也有熱烈的期望。

略微翻閱一下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歷任駐華大使的履歷,可以發現,除1991年至1995年的芮效儉(Stapleton Roy)出身外交官外,其他都是非外交官出身。芮效儉的後任尚慕傑(Jim Sasser)任職前是田納西州參議員。之後的普理赫(Joseph Prueher)則出自行伍,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其後的雷德(Clark Randt),是美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駐華大使,是布什總統的大學室友,也是位法律專家。而洪博培履歷與駱家輝有些相像,之前也擔任過州長。

這些大使卸任後大多走向退休。洪博培年富力強,正參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駐華大使近兩年的生涯,並未給其在美國國內政壇帶來任何額外的政治資本。與近來中國駐美大使多走向外交部長完全不同,美國駐華大使往往是這些人公職生涯的最後一站。

兩國外交關係政策制定過程不同。美國駐外大使,往往非職業外交官出身,而其對外政策制定的驅動力總是來自華盛頓。對華關係首要的政策制定者是白宮,通過直接向總統匯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其次是國務院相應部門。不過,在奧巴馬更換外交班子,國家安全委員會東亞事務高級主管傑夫•貝德、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離職後,誰在影響和主導美國對華政策制定,現在還未釐清。根本原因在於,雖然中美關係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係,但在奧巴馬的日程表上不見得在前列,遠遠排在重振經濟、謀求連任之後。

另一方面,中美關係數十年來「箱體運行」,既難以突破上緣成為戰略夥伴,也不會跌破下緣進入遏制狀態。今天的中美關係仍在「箱體」當中,但有了新內涵:意識形態化色彩漸淡,大國間競爭色彩漸濃;雙方長期保持競爭,但均有意願就具體議題擇機合作。

美國駐華大使固然對雙邊關係政策制定影響有限,但駱家輝出任駐華大使,確是中美關係「新箱體時代」的一步好棋。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陳大雪
駱家輝「驚訝」在華受關注      [2011-09-24]
駱家輝「零距離」對話武大學子      [2011-09-23]
駱家輝廉潔秀 媒體炒作當自重      [2011-09-22]
美宣佈對台軍售計劃 中方急召駱家輝      [2011-09-22]
外交部抗議美對台軍售計劃 急召駱家輝      [2011-09-22]
新官駱家輝 上任三把火引關注      [2011-09-20]
駱家輝:向中國人展示美價值觀      [2011-09-20]
芮成鋼提問駱家輝引外媒關注      [2011-09-17]
芮成鋼提問駱家輝:坐經濟艙提醒「美欠中國錢」?      [2011-09-15]
駱家輝北外演講立「軍令狀」:加強美中合作      [20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