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民說:「在樓市嚴厲的調控政策下,即便是南寧市也沒有太多的政策『真空』可供突破,樓市升值空間已經很小,但黃金作為具備定價權的貴金屬,這段時間的暴跌,恰恰給我們進入市場的機會。何況我們持有的是實物黃金,承擔的市場風險相對要小很多。」
深圳平石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地區副總裁張天運認為,今年居民看樓、買房的熱情比前些年大幅度下降。這意味著樓市調控效應正在顯現,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老百姓「十一」投資理財觀念也在發生深層變化。
張天運說:「事實上,深圳觀瀾以美聯為代表的紅木傢俱、雲南以昆明為代表的玉石、各地百貨公司出售的黃金飾品……這些商品的熱銷,恰恰證明中國居民的投資理財正從單一向多元化發展。」
記者採訪多位專家學者發現,儘管中國一些地方「十一」居民消費方式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層變化,但由於理財教育、投資理念、消費方式等制度性、體制性的障礙存在,「假日經濟」的發展仍需要深層突破。
首先是如何提升高附加值、個性化體驗式「旅遊產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這有賴於兩個條件的具備:切實貫徹履行「帶薪休假」的各項制度,讓老百姓真正有時間、有能力享受休假的樂趣;需要大量具備高品質服務能力的人才湧現。
廣西師範大學教授、旅遊社會學專家陳雄章認為:「第一個條件是前提和基礎,只要第一個條件能夠滿足,只要假以時日,就能不斷湧現出優秀的服務業人才。」
中國銀監會廣西銀監局五處處長譚堅說:「儘管現在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紛繁複雜,僅銀行每年推出的產品就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但能夠讓老百姓弄懂的理財產品也不過10多種。這意味著理財產品存在著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的深層命題。」
譚堅認為,消費者個體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財能力,變「跟風消費」為「理性消費」,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需要將自己的產品簡單化推向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