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聞聯播》片頭曲的作者——孟衛東
孟:光我一個人就寫了十幾段,另一位前輩估計也寫了不少,合起來得有二三十段。我這十來段各不相同,有比如今這個更歡快的,也有稍微舒緩點兒的,還有特民族的。但時間久了,具體什麼樣我自己都記不太清楚了。
FW:聽說創作過程很辛苦,曾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憋靈感?
孟:關在小屋裡寫是肯定的——因為那會兒壓根沒大屋,至於黑不黑就兩說了(笑)。
其實那是我妻子分的房,一間不到16平米的屋子,除了床、桌子、鋼琴,也就剩1平米多吃飯的地方了。我就是在那寫的,總共寫了幾天的時間。
FW:最後是怎麼選上你這個作品的?
孟:創作好了,老包(指包布和)就把我的譜子都「收繳」了。後來找中央樂團,也就是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錄出來了,再拿去給上級領導聽。最終的結果是由領導商討之後決定的,具體的過程咱就不知道了。
作品 名曲眾多 央視節目成「個人精選」
孟衛東創作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歌曲。從宋祖英首次登上央視春晚演唱的《小背簍》,到1990年為北京亞運會創作的《同一首歌》,再到日前熱播的電視劇《風車》中的音樂,都出自他之手。
不過,知道孟衛東創作了《新聞聯播》片頭曲的人其實並不多。就這樣,老孟繼續默默寫歌,幾乎包攬了當年央視一半節目的片頭曲創作。
FW:《新聞聯播》片頭曲有什麼獨到之處嗎?
孟:之前上海一個作曲家,把這支十幾秒的曲子當成譜例給學生講課。他說別看麻雀小,五臟俱全。16秒也分ABC三段,有引子、主部,還有結尾。
當然這都是理論,是人家替我分析的,理論永遠都在實踐的後頭。我當時也沒想這些,就是按照寫曲子的路數寫的。
FW:剩下的曲子都廢了?
孟:沒有,都沒糟踐。因為後來央視知道我給《新聞聯播》寫了,就都找到我,把那些曲子拿去當其他節目的片頭曲了。
那會兒央視頻道不多,節目也沒現在多,所以打開電視,很多節目的片頭曲都是我寫的。像當時的《經濟新聞》、《衛生與健康》、《體育新聞》、《觀察與思考》等等。
FW:打開電視簡直就是自己的「作品精選」,你肯定很有成就感,很得意吧?
孟:成就感有,但也不至於多得意。其實這事也沒太多人知道,只有我自己清楚哪些是我寫的。在電視上也從沒見過專門給節目片頭作曲者出字幕的,自己也不能滿世界說去,就擱心裡吧。
身價 不堪回首 一支曲子才掙10塊
如今孟衛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歌劇上面,從早些時候的《雷雨》、《家》,到剛剛登上國家大劇院舞台的歌劇《紅河谷》,都是他的代表作。
如今,孟衛東作為著名作曲家,他創作一曲的價格約為25萬。想當年,他給央視創作《新聞聯播》片頭曲,才掙了10塊錢。現在看來,恍如隔世,孟衛東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議。
FW:創作《新聞聯播》片頭曲,給了你多少稿費?
孟:當時還不叫稿費呢,叫勞務。沒給太多吧,具體多少真是記不清了,也就百十來塊錢。
FW:在那個年代也不算少吧?
孟:咱可寫了十多首呢!算下來,合著一首也就十塊錢。其實當時我寫歌已經不是這個價碼了,但畢竟央視找咱,又都是熟人,差不多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