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佔領華爾街」席捲全美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美國紐約爆發的「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兩周,目前,這股抗議浪潮已經向美國其他城市蔓延。從9月17日開始,近千美國人在紐約華爾街附近發起「佔領華爾街」的遊行活動。截至目前,警方已逮捕了700多名示威者。圖為抗議者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上遊行。

【文匯網訊】「佔領華爾街」已經在紐約沸沸揚揚地上演半個月時間,儘管遭到紐約警方的嚴格監控和打壓,但如今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非但未見式微,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勢,甚至從紐約蔓延向美國各地。

是誰佔領了華爾街?

「佔領華爾街」人士也開通了一個網站,在網站上,除了社會頂層1%的人之外,他們宣稱自己代表美國99%的人口。

他們在網站上號召更多的人加入,並稱「我們是工會、學生、教師、老兵、應急人員、家庭、失業者和未充分就業者。我們包括各個種族、性別和宗教,我們代表大多數的99%,而且我們不再沉默。」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佔領華爾街的這些人主要是一批從十幾歲和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但也有許多年紀更大的人。他們中有許多是學生、失業者,還有些是無政府主義者。也有一些人只是想嘗試體驗一下示威抗議生活的感覺。

「佔領華爾街」也開始吸引一些美國的演藝界人士加入其中,其中包括出演過《末路狂花》的蘇珊•薩蘭登也短暫出現在了抗議人群中,還有像大野洋子等一些人,則在互聯網上對這一運動表示支持。保守加激進的茶黨分子會否加入其中,還有待觀察。

他們到底要什麼?

從9月17日至今,「佔領華爾街」人士一直都未停止過抗議活動,人數最多時達到數千人。

在「佔領華爾街」網站上,「佔領華爾街」人士宣稱,「我們佔領華爾街是一個象徵性的姿態,表達對於經濟政治現狀的不滿和對更好未來的嚮往。」

他們認為,「是大金主左右了我們的國會,使政策偏愛大捐助者、大企業,尤其是金融業。當權者未為民作主,是金錢在背後作主。這一切導致了美國當前糟糕的財政、經濟、就業狀況。」

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沒有去白宮抗議奧巴馬的緣故。他們認為真正該找的是華爾街,是這些翻雲覆雨的大金主繁殖的地方。他們的口號包括:「華爾街是我們的街!」「停止交易我們的未來!」等。

根據此間媒體報道,在「佔領華爾街」人群中,骨幹或者忠實抗議人群在100人到300人之間,並沒有核心領導人。其中有不少才藝俱佳的人士,從他們設計的各種海報就可看出。

事實上,很多抗議者並沒有明確的訴求。目前在抗議人群中出現兩種抗議趨勢,一種就是針對經濟不公、貧富差距的問題進行抗議,還有一種是什麼都抗議,包括整個社會的任何不公。後者認為,議題不定有助於招納更多人加入進來。

本月1日他們由於佔領布魯克林大橋的主橋面,遭到警方大肆逮捕,逮捕人數超過七百人,這也讓這一運動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佔領的一代」由此誕生?

正當這一抗議活動遭到紐約警方強力取締時,「佔領運動」卻開始向全國蔓延。

在「波士頓」,他們發起了一個「奪回波士頓」的網站,並以此為口號,向波士頓的銀行家們發起抗議。在這個更像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口號下,30日抗議第一天就有千餘人聚集在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大廈附近的杜威廣場。

類似的活動正在西雅圖、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匹茲堡、丹佛、邁阿密等全美各地展開,規模有大有小,更多的地方還處於策劃階段。目前有個「一起佔領」的網站,已經將全美五十個州一百多座城市的「佔領」運動的信息公諸於眾。

此次「佔領」浪潮發生追根溯源要到數年前的那場金融危機,正是華爾街的貪婪與無度導致整個美國乃至世界陷入一場持久的經濟困局,目前這場經濟衰退還看不到頭,此次「佔領華爾街」運動,正直指這場危機的「冤之頭」。

歷史上,美國年輕人總會被社會賦予「一代」的定義:從一戰後「迷失的一代」,到二戰後「垮掉的一代」,如今這金融危機後誕生出來的又將成為怎樣的「一代」,會不會是「佔領的一代」?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長征
民調:55%美民料共和黨掌白宮      [2011-10-04]
反華爾街示威者誓打「持久戰」      [2011-10-04]
洛杉磯百人聲援紐約「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      [2011-10-03]
美國會山為何再舉匯率「大棒」      [2011-10-03]
反華爾街示威活動升級 大學生成主力      [2011-10-03]
紐約示威蔓延 直指華爾街貪婪      [2011-10-03]
美華爾街抗議升級 逾500人被捕      [2011-10-02]
孔子形象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      [2011-10-02]
外媒熱議天宮一號直播用美國第二國歌做背景樂      [2011-10-01]
美國人收入過去兩年內首次下降      [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