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證券報發表香港中文大學黃元山的文章稱,香港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盤棋的不二之選。這是因為香港有國際性的金融網絡,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過,香港未必能夠長時間受惠於人民幣國際化,但香港可以利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嘗試為未來打好更穩健的基礎。
文章指出,可以預期,在未來的5-10年,香港會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即「離岸人民幣中心」。不過,隨著內地未來持續進行匯率改革,當人民幣達到大致可自由兌換和資本賬戶開放的時候,在岸和離岸的分別將變得沒有意思,兩個市場將實現基本互通並融為一體,在岸和離岸的價格和利息差別也不再存在。這時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將大致完成,香港會功成身退。到時候,全球最大的人民幣中心應該不會是香港,而是上海或其他內地城市。
既然只有5-10年的時間,香港只能利用人民幣國際化舉措,嘗試為未來鋪好更穩健的基礎。在一系列的措施中,有三方面是市場比較關注的,即人民幣FDI、人民幣QFII(RQFII)和港股ETF。
從循序漸進的角度來看,人民幣FDI的先行者會是本港企業,而RQFII的先行者是內地在港的金融機構。不過,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何吸引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跨國企業到香港利用人民幣FDI平台,才是確立香港長遠地位的重要策略。否則,人民幣FDI就會淪為在港內地企業一個融資套戥(離岸融資成本低,再把人民幣調到內地)。因此需要關注的也不是人民幣FDI的規模,而是企業的國際性和代表性。同樣,筆者認為RQFII應該以全球各地最重要的金融機構為對象,積極推廣宣傳,不應過分狹窄。當國際不同的金融機構能在香港參與人民幣業務時,人民幣才能加速國際化。
港股ETF(港股組合交易買賣基金)是一個由境內流出的機制,被稱為「小型直通車」。內地券商可以在內地的交易所掛出港股ETF,讓內地市民投資港股組合。
文章表示,由於內地券商需要買入同等值的港股,因此此舉是通過內地市民曲線購買港股增加內地投入港股的資金。由於額度沒有定下來,故難以估計實際影響,但相信會使國際企業多了一個理由來香港上市集資,因為這樣會得到一個曲線獲得內地資金的機會。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香港更是吃到了內地建設「國際板」的「頭啖湯」。因此,更關注的是,會否出現新的亮點,利用港股ETF的機會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到香港上市,甚至可以成立一個「國際企業」的港股ETF(和相關指數),追蹤所有在香港上市的國際企業,並在內地交易所掛牌。這樣一來,有利於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企業在內地「曲線集資」的「橋頭堡」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