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天公不作美,淫雨一夜未停。清晨霧氣朦朧,添了幾分神秘。報道小組破霧前行,走向關羽的出生地——山西常平,去探訪關帝廟。
常平村位於運城市西南方20公里處,我們的車經過橫跨市中心的鐵路時,泥濘不堪的土路上分佈著深深淺淺的水窪。導游說:「原本運城是一個降水較少的地方,但這幾個月受暴雨的影響,降水量已高達年度值的一半。」下車後,我們裹著濕透的衣服在風雨路上蹣跚前行,不免對關羽有所「怨恨」。
常平關帝廟建於關羽之故里,其蘊含的意義不言而喻。導游自豪地說:「這裡是中國唯一擁有娘娘殿、崇寧殿和太子殿的關帝廟。」聽說文革時期中國許多文化遺產都遭到了破壞,而常平關帝廟卻相對保持完好。由此可以想見,當時關羽後代為阻止他人踐踏此地,付出了義無反顧的犧牲。
常平關帝廟入口處掛著一塊刻有「關公故里」四個字的匾額,導游介紹說關羽於1500多年前生於此地,並在此度過了他19年的光陰。傳說,當年他殺死了一個名叫呂熊的惡霸地主之後,便逃往他鄉。惡霸和官府互相勾結捉拿關羽,並要對其家人誅滅九族,斬草除根。關羽去世以後,鄉人為仰慕其德,在其地建祠奉祀。到了金代,遂建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廟宇,又稱為「關聖家廟」。該廟在金朝已頗具雛形,又經明清時期重修擴建,直至形成今天的格局。據歷史文獻記載,明朝嘉靖34年(公元1555年)後,曾有過16次以上的擴建。
報道小組在常平關帝廟采訪時正好趕上關公文化旅遊節,有幸觀賞了中國著名的「關公祭」。陰霾的天氣絲毫不影響噹地人的情緒,他們個個神采飛揚,猶如關公弟子在世。
走進廟內,只見殿宇壯觀,古柏參天。廟前左右有牌坊兩座,左為「秀毓條山」坊,右為「靈鍾鹺海」坊。這裡「秀毓條山」指的是關帝廟附近的中條山,而「靈鍾鹺海」指的是常平北部的鹽湖。寥寥八個字,即點明了關帝故里及其祖祠的地理環境,既讚頌了自然風光,又褒揚了歷史人物,一語雙關。
據介紹,把懲惡揚善精神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關羽與鹽湖有一種巧妙的因果關系。「當時鹽作為村裡一種主要的收益來源和稅收來源,價格非常高昂。在這種環境下,阻止貪官污吏的霸行,守住地方財產時所體現出的團結和情義,鍛造了關羽的性格。」
不遠處一座氣勢磅礡的石塔聳立雲間,據介紹,當時關羽殺人出逃時,常平村裡姓關的百姓都背井離鄉去避難,而他的父母親卻因年邁難行,為斷絕其後顧之憂而投井自盡。後人為紀念這對深明大義而剛烈堅毅的父母,便在這口井上建了一座塔,稱其為「祖宅塔」。該塔始建於東漢時期,當時還只是一座矮泥塔,後為體現關羽的尊貴而抬高了塔的高度,至金朝開始在泥塔外圍堆砌石磚,清朝時已經壘成一座7層樓高的石塔。
崇寧殿前的獻殿是祭祀場所,瀰漫著飽含夙願的陣陣香火,四處可尋善男信女的蹤跡。據稱每逢關公誕辰,當地百姓及關家後裔都會不約而同地趕到這裡祭祀關羽,這一習慣至今還在延續。祭祀台上一對雙膝下跪,雙手合十,口中呢喃的父女,頗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勢。
那個女兒靦腆地對我們說,特意來此為家人的安康祈願。她表示,目前正在留學中,不能常來,但每次歸鄉必來此處。語音剛落,一旁的父親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最美天下父母心,這位偉大的父親,為了女兒在外的幸福,或許會來得更勤吧。
穿崇寧殿而出,沿著通道走到盡頭就能看到舊時帝王及帝后起居的宮室——寢宮。
寢宮自成一院落,兩旁太子殿為配殿,東西對稱,左右分別配有長子關平、次子關興夫婦及侍童塑像。各像比例適度,神態自若。正中間為關夫人胡氏起居的「娘娘殿」,內塑關夫人塑像,面容慈祥端秀,謹而有度。
據稱,關羽離開故里後,胡氏帶其子上中條山,靠挖藥草維持生計,逐漸在村裡有了名氣。日後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後和關羽重逢,但胡氏仍堅持留在中條山,死後化身藥神和三娘,為後代造福。
導游介紹說,常平關帝廟建於關羽生養之地,因此關夫人和兩個兒子均有容身之處。此外,廟中還保留有為紀念雍正敕封關羽三代為公爵而建的聖祖殿。
倘若說春秋樓是解州關帝廟的「奇葩」,那寢宮可謂是常平關帝廟的「一枝獨秀」。忍痛送走相公,關夫人的靈魂在此再次得到升華,猶如時光倒流,讓人有種流連忘返的溫暖。剎那間,戰場上叱吒風雲的關羽,一改為慈悲滿懷的父親,我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靜靜加以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