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近日,韓國證券公司在上調上市股目標價後實際股價卻出現下行,引出業界不少猜疑。
金融信息機構FnGuide20日表示,今年7月份至9月份韓國證券公司共上調了235次有價證券與創業版上市公司的目標股價,其中有63%在10個交易日後出現股價下跌的現象,有37%在調整目標價後出現股價上漲。
10個交易日後這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降低了4.14%。雖然證券公司對股市前景比較樂觀,但實際股價還是出現了下跌趨勢。而在上調目標價格前,收益率反而出現走高。在股價調整的10個交易日之前至調整當日,相關上市股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1.11%,高於調整後。
據瞭解,在參考了證券公司的上調報告後購入相關股種的個人投資者最後反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比較大。
雖然證券公司對上市公司的事業前景作出了良好的評價,但股價仍然走弱,不禁讓人懷疑證券公司在對企業經營情況進行評估和報告時有可能存在不規範操作。
事實上,證券公司應統一發佈調查分析材料,但不少證券公司存在事先將信息透露給相關企業或投資者以牟取私利的現象。而信息不足的個人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接受輕信證券公司而遭受損失的結果。這些都反映出了股市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中央大學經濟學教授金東淳指出,目前法律監督機制雖然得到了強化,但信息洩漏的可能性依舊存在。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等與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之間關係密切,因此在撰寫報告時很有可能外洩信息,並有可能事先影響股價。
金融當局目前也十分關注這種不公平交易問題,並著手制定了對策。金融監督院高層有關人士表示,應從根源上清除利用未公開信息牟取私利的現象。通過交易的形態,就可以看出有否存在不公平的交易行為,並在此基礎上實施相關的預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