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中國與非洲經貿關係領域的專家魏建國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曾長期在外經貿部任職,後出任商務部副部長(2003年—2008年)。最近,他出版了《此生難捨是非洲——我對非洲的情緣與認識》一書,記錄了自己在中非經貿領域工作37年來的見聞所感。
訪談動機——目前中國對外投資已躍居世界第五位,躋身世界資本輸出大國的前列。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201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678億美元,較 2009年增長41%。截至2010年底,中國對外投資存量已突破3000億美元。但正如《人民日報》所說,「中國資本輸出剛起步」,我國對外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規模與傳統大國仍有較大差距,而且,中國的對外投資還遇到了一個其他國家不曾遇到的障礙——常常被質疑中國企業投資包含政治目的,就像今年8月底,中國商人黃怒波投資冰島旅遊項目引發政治猜疑,一起正常的商業投資卻演變成本不該有的政治風波。對於這個新興的資本輸出國所遭遇的妖魔化以及如何走向成熟,曾擔任商務部副部長的魏建國有著自己的看法。
「機遇」比「十全十美」更重要
8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對外投資已經躍居世界第五位,躋身世界資本輸出大國的前列,在美國和歐洲深陷債務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對外投資會不會保持增長勢頭?
魏建國:我認為會繼續加快。我在今年年初就說過,現在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好的時期,可以說是天賜良機。有些專家不同意我的觀點,覺得我們現在準備不足,或者認為目前的環境不太好,應該再慎重一些。但是我個人認為,「機遇」和「十全十美」二者之間,機遇永遠都是第一位的。現在國家大環境給我們帶來的機遇,使我們不僅可以在非洲、拉美,甚至可以在歐洲和北美進行投資。美國希望我們對他們進行投資,歐洲更希望我們幫助他們解決主權債務危機。考慮到這些方面,我認為現在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增長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Q:隨著中國加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會不會削弱中國的對外投資增長勢頭?
A:不會。首先,在拉動內需的同時,對外投資方面仍然保持著比較好的增長態勢,只不過今天的進口量可能要大一些,出口可能相對會少一些,所以今年的順差可能要比以往下降很多。
要大力扶持民營企業走出去
Q:雖然中國已經進入資本輸出大國前列,但目前中國對外投資常常被「妖魔化」,外界輿論對待中國的海外投資往往存在兩種認識:一是「投資人過去有政府背景=投資是政府行為」;二是「國有企業投資=政府行為」,這兩種認識是否合理?為什麼?
A:這種誤解很早就有了,這種誤解是不必要的。要消除這種誤解,首先,要讓對方瞭解,我們的國有企業也是按照市場化運作的企業,其實就相當於西方國家的公共企業。我們的國企是股份制的公共企業,也是按照市場經濟的方式進行操作,只不過一些國企的股份分配中,國家佔大頭而已。
第二,我們要多解釋,把我們的想法完整無誤地傳達給對方,讓對方瞭解中國企業的行為對他們是有利的。
第三,要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對外投資行為,民營企業一般不會給人以「屬國家行為」的把柄,但是從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力度的確不夠。一是缺乏資金,二是缺乏人才,三是缺乏背景,這些問題導致很多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的時候,一旦遇到困難,可能所有的投資就打水漂了。對於這些企業,我們不僅僅是要給予同情,更重要的任務是,需要出台一些具體的措施,來幫助和扶持這些企業來克服可能出現的困難。
Q:為何外界常常會認為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對外投資含有政治目的?
A:中國的對外投資是沒有政治目的的,但是很多國家之所以會認為我們企業的行為有政治目的,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現在發展很快,包括認為中國現在正在試圖控制全球的資源,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是站不住腳的。他們對我們很多的投資項目橫加指責,多方限制,實際上最後會害了他們自己。以非洲為例,我們是真心誠意地去幫助非洲人民的,而外界卻常常對我們的幫助進行批評和阻擾,而不能以一種平常心,把這種行為當做一種常態來看。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各方的溝通、協商、對話和諒解。
Q:如果說中國對外投資增長快,他們認為是威脅,所以多加阻擾。假如我們適當減緩對外投資的增長速度,是否能打消他們的這種顧慮?
A:很多國家對這個問題持有一種矛盾的心理。我們發展快了,他們心裡不舒服;但是如果我們的發展一旦放緩,進口額也必然會下降,他們的發展也必然受阻。
Q:妖魔化中國投資是不是本國保護主義的借口?
A:沒錯。這種妖魔化,實際上就是保護主義的翻版。所謂市場經濟,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和人民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貿易和投資都需要無障礙的市場化和自由化。但是他們現在把中國對外投資全都視為是跟本國國家安全有關的事,這就沒有道理了。
「去妖魔化」需增強軟實力建設
Q:中國的海外投資如何「去妖魔化」?
A:除了溝通和對話以外,還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不是為了控制和掠奪資源,而是真正地來幫助你們。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我們的智庫就是在做這一項工作。為了增強對外溝通的活力,加強中美兩國的經貿對話,今年三月份我們組織了一個研討會,邀請了中美兩國的前高官、工商界領袖和學者參加並圍繞一些問題進行解釋和討論,通過溝通加強雙方相互的理解。第一輪對話的效果很好,接下來我們還準備進行第二輪的對話。
Q:黃怒波收購冰島土地遭到外界質疑後,儘管他在媒體上對這次投資行為進行了澄清,但外界的複雜不安情緒似乎依然存在。有人認為這種現象說明中國實力不斷增強,但軟實力十分缺乏,如何提高中國這個資本輸出大國的軟實力?
A:買地在國外是很正常的事情,把很正常的買地這件事,給炒得沸沸揚揚,還懷疑買地的目的,冰島人自己都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卻被其他國家的媒體給大肆渲染,其實也是妖魔化中國的一部分。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亟需做的事情是,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加強引導世界主流言論的力量,這是軟實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為「巧實力」。政府或個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須事先對方進行良好的溝通,並做到公開、透明、公正。
國外的輿論對中國的指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認為我們很多的情報和信息不夠公開和透明,好像有什麼藏著掖著,或者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似的。其實我們什麼政治目的都沒有,就是單純地商業投資,或者單純地幫助別人,但可能就因為透明度不夠,而導致誤解。如果我們把自己坦蕩的心胸都敞開給別人看的話,實際上也就是堵上了那些人的嘴巴。
這件事引出了我們很多關於加強軟實力建設的思考,在我們沒有找到問題的關鍵、並作出改善之前,類似的問題肯定還會出現。但是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都是在發展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地進步的,我認為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是有能力正確應對的。
Q:目前中國資本輸出增長較快,在這一過程中,最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A: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太多了。中國目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朝著第一名的位置全力奔跑。但是就像一名運動員在上場比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一樣,我們也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比如法律制度、金融政策、貨幣政策、對外政策,以及一些大型項目的對外合作方面,需要更加透明、公正,讓合作方感到不僅是有利共享,而且認同中國這個項目的實施能夠推動全球化,推動人類的福祉。在這些方面,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