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意總理被指處理歐債危機不力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3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國際在線報道,債務危機可以說是歐洲目前最緊迫的問題,繼希臘之後,債務規模龐大的意大利被外界認為很可能成為歐洲的下一個風暴眼。由於處理債務問題不力,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目前正處於國內外的雙重壓力下,甚至有意大利媒體報道說,貝盧斯科尼將於2012年辭職並提前舉行大選。但貝盧斯科尼本人表示,他並沒有和政治盟友達成辭職的協議。本網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駐意大利記者陳堅,來關注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的現實境遇:

主持人:陳堅,你好。如何來評價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現階段的處境?

記者:應該說,用四面楚歌、內外交困來形容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目前的處境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國際方面,歐債危機讓政府面臨巨大考驗。歐盟認為意大利正處在危機警戒線上,必須盡快進行經濟改革避免走上希臘的老路,而這給貝盧斯科尼領導的政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貝盧斯科尼甚至已經因為找不到良策處理好意大利的債務和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而受到整個歐洲的指責。在意大利國內,2010年,貝盧斯科尼和其重要盟友、眾議長菲尼分道揚鑣,使得執政聯盟的力量受到嚴重削弱;貝盧斯科尼政府為應對債務和經濟危機出台的財政緊縮計劃因為難以兼顧各界訴求、平衡各方利益而遭到詬病和反對,甚至連執政聯盟內部也因為養老金改革等問題而出現了嚴重的意見分歧;此外,貝盧斯科尼自身接二連三的醜聞和官司也使得意大利民眾對他感到厭倦。本月中旬的一份民調顯示,貝盧斯科尼的民眾支持率僅為24%,為其2008年上台以來的歷史新低。種種跡象表明,貝盧斯科尼領導的本屆政府目前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考驗和挑戰。

主持人:我們知道,貝盧斯科尼領導的本屆政府將在2013年任期期滿。但也有消息說,在當前的形勢下,貝盧斯科尼將考慮提前舉行大選,那麼實際的情況是怎樣的呢?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

記者:面對歐盟方面的壓力,貝盧斯科尼於本月26號參加歐盟峰會時宣佈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方案,旨在進一步控制意大利近1.9萬億歐元的公共債務規模,避免債務危機向意大利蔓延。然而,意大利北方聯盟領導人波西曾對方案中關於養老金製度改革的措施持強烈反對態度,直到貝盧斯科尼出發前往布魯塞爾的前一晚雙方才艱難達成妥協。有意大利媒體報道說,波西之所以在最後時刻同意提交到歐盟的危機應對方案中有關養老金的內容,是因為貝盧斯科尼已經與波西達成另一份協議作為交換,那就是他將於2012年辭職並提前舉行大選。對於這一傳言,貝盧斯科尼28號在接受意大利「第五頻道」電視台的一次電話採訪中予以了否認。貝盧斯科尼表示,提前舉行大選只不過是一些媒體罔顧事實的臆測而已,他領導的自由人民黨與波西領導的北方聯盟的聯盟關係「牢不可破」,北方聯盟始終是他值得信賴的盟友,雙方將為落實意大利提交給歐盟的方案而共同努力。他還說,意大利目前最需要的是政治穩定,提前舉行大選將使意大利在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內陷入執政真空狀態,這無疑會對目前深陷困境的意大利和意大利人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

主持人:那麼從目前的局面來看,貝盧斯科尼提前下台的可能性有多大?

記者:情況是這樣的。儘管貝盧斯科尼政府目前面臨著重重考驗,創歷史新低的支持率似乎也顯示著現任政府的風雨飄搖,但是目前還無法判定貝盧斯科尼是否將就此下台。首先,面對債務危機和歐盟的壓力,貝盧斯科尼政府固然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進行必要的改革,被綁在一條繩子上的歐盟也絕對不能允許意大利在債務危機中轟然倒掉,必然要給予意大利重要支持來幫助其渡過難關。而這有可能為貝盧斯科尼政府成功處理債務危機帶來積極影響,進而幫助其走出政治困局;其次,有分析人士認為,貝盧斯科尼現在辭職將對意大利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如果意大利現在舉行大選,在當前債務危機的前景下,意大利將無法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

      責任編輯:張斐
中評:為何胡總要聽薩科齊電話      [2011-10-29]
外媒稱中國應給歐洲一條救生索 歐洲「裂縫」無法彌合      [2011-10-28]
歐盟峰會達協議 歐債危機藥到病除?      [2011-10-28]
歐債危機降溫 港股急升622點      [2011-10-27]
胡錦濤與薩科齊通電瞭解歐債危機應對措施      [2011-10-27]
外交部回應「歐盟在歐債危機中對中國期待過高」問題      [2011-10-27]
歐盟峰會拿出初步救市方案 擬向中國尋求支援      [2011-10-27]
應對歐債 薩科齊擬致電胡錦濤求援      [2011-10-27]
外交部就歐債、李克強訪韓等問題答問      [2011-10-26]
專家:中歐經濟關係出現對稱化態勢      [20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