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太空雄心」引眾議 美孤立適得其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已順利升空的神舟八號將與天宮一號進行中國航天的首次航天器對接。圖為對接過程示意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神舟八號飛船昨天順利升空,這被外電解讀為中國朝建成永久性空間站邁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國「太空雄心」的又一次展示。未來幾天裡,神八能否與一個月前升空的天宮一號順利交會對接,是這出「航天大戲」的最大看點,它們在340公里外太空的「擁吻」,也被認為將給中國太空計劃刻下「里程碑式的印記」。中國太空探索「快馬加鞭」之時,正值經濟困難的美國放緩太空步伐之際,這個地球上的「太空霸主」未來幾年內將無法把宇航員送上太空。「中國不斷增長的太空力量是對美國的威脅嗎?」這個被談爛了的問題很自然地又冒了出來。有澳大利亞學者表示,在中國衝刺的時候,資金困窘的美國也許只能坐在一邊觀望,就像地球上的形勢一樣,太空中中國成為強國的崛起似乎無法阻擋。但也有分析強調,中國「不過是沿著美俄40年前走過的道路前行」。這次太空探索中,德國實驗裝置首次搭載中國飛船升空。德國《世界報》說,這表明中國作為「飛上太空的國家」正被大多數國家接受。

中國太空計劃又一里程碑

「隨著神舟八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在成為航天大國的征程中又邁出一步。」英國廣播公司在神八上天后第一時間做出評論。報道稱,飛船搭乘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進入軌道,將在兩天內在340公里的高空與9月發射的「天宮一號」會合對接,這是中國首次在太空將兩個航天器對接。《洛杉磯時報》說,作為太空計劃的又一個里程碑,中國成功發射無人飛船,其技術進一步接近建造空間站。如果成功對接,將為中國在2020年前後擁有永久空間站鋪平道路,中國也是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能這樣做的國家。

神八與天宮的對接無疑是最受關注的看點。新加坡《聯合早報》1日說,兩個飛行器預計將在太空中「擁吻」兩次,飛船將在升空兩天內進行中國航天史上第一次交會對接,約12天后再進行第二次對接。航天器距離地面300多公里,運行速度基本是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里),要在這樣的條件下實現精確的交會對接控制,難度可想而知。韓國《朝鮮日報》說,交會對接是指運行速度比子彈還要快的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合併,連成一個整體。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之間的距離接近20公里時,經過多次「剎車」,最後形成「合體」,這是一個高難度技術。

「這次任務有多重要?」日本《外交學者》提出的這個問題代表了不少人的疑問。英國《衛報》1日援引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高級分析師格瑞高瑞·庫拉基的話說,這次任務是中國2003年實現載人航天飛行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庫拉基說:「這是一次技術突破,飛船對接需要大量技術能力,標誌著真正的大進步,比太空邁步更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飛船副總師朱光辰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神七和神六相比,神八的系統經歷過優化設計,總體運行狀況要優於它的「前輩」們。

在關注神八的同時,外媒紛紛把它與中國的「太空雄心」聯繫起來。韓國YTN電視台1日說,如果此次太空對接順利,中國明年還可能發射神舟九號與十號飛船,並計劃把宇航員送入天宮一號。本月9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也將發射,中國邁向宇航大國的腳步正「快馬加鞭」。英國廣播公司說,中國希望這種「學習曲線」最終實現在2020年前後建造自己的空間站。這種重約60噸的空間站比美、俄、歐、加拿大和日本共同運營的400多噸的國際空間站小很多,但它在太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非凡成就。中國太空計劃投入重金,已向月球發射兩顆軌道衛星,第三次預計將把一輛月球車送上月球表面。這個國家還開發了名為「北斗」的本國衛星導航系統。下周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將踏上通往紅色星球的旅程。

英國《金融時報》1日稱,神八是中國2020年建成永久性空間站計劃的重要一步,由於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中國屆時將成為在太空擁有這種永久性存在的唯一國家。英國《每日電訊報》回顧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程,從1975年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一直到神八上天。文章最後寫道:2020年,在重450噸的國際空間站退役之際,中國將建成60噸重的空間站;2020年-2025年,中國會不會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美國的孤立「可能適得其反」

不少西方媒體強調,在中國航天技術迅速發展時,西方卻遇到一些麻煩。美國彭博社1日說,

中國此時大力發展太空技術是一個好時機,因為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和歐洲都因為金融危機的壓力,放緩航天腳步。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副教授湯普森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諷刺的是,美國為中國提供了衝向太空的金融手段。這個航天飛機今年被迫退役的太空強國從中國大肆借錢,實際上資助了中國的太空地位。中國強大的國際金融地位促進了其在尖端材料、計算機等方面的突飛猛進,既有金融手段也有能力建立在太空的長久存在。中國正在打造一個第三太空強國,而美俄的影響力正在衰退。就像地球上的形勢一樣,中國成為太空強國的崛起似乎無法阻擋。

「中國不斷增長的太空力量是對美國的威脅嗎?」美國科技新聞網站「數字雜誌」提出的這個問題代表了不少西方人士的疑慮。報道稱,中國迅速發展的太空能力引起美國政治家的擔憂,因為中國正穩步威脅美國對太空技術優勢的軍事依賴。日本《產經新聞》1日也在報道中稱,由於財政困難等原因,美歐和日本近年來在宇宙開發領域的實驗出現減少傾向。中國則以上升的經濟為背景,頻繁進行試驗,同時中國還在積極勘查宇宙資源,把獲得宇宙霸權納入視野,試圖把宇宙空間用於軍事目的。

也有一些分析認為,中國與世界頂尖水平還有很大距離。路透社稱,北京遠未趕上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太空強國。天宮一號只是一個試驗艙,而非空間站構造。印度《教徒報》稱,美國和蘇聯早在30多年前就開始構建空間站,可見中國的航天計劃還落後很多。俄羅斯《航天員新聞》雜誌專家伊戈爾·利索夫表示,中國正在沿著美俄兩國40年前走過的道路前行。中國獨立實施太空計劃,主要由於美國拒絕其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

此次神八任務中國與德國的合作被有的媒體看做是對美國「封鎖」的一次突破。英國廣播公司說,神八攜帶著德國航天部門的實驗箱,裡面有魚、植物、細菌乃至人類癌細胞,以進行一系列生物研究。英國《金融時報》說,這顯示出中國與歐洲國家在太空領域的合作又深入了一步。在此之前,外界認為,中國只能將俄羅斯看做太空領域合作的唯一夥伴。

「這是第一次」,德國《世界報》1日以此為題說,神八升空開創了德國和中國的共同事業,「德國製造」跟隨中國飛船進入太空,雙方將合作開展17項空間生命科學實驗。報道稱,這次任務表明,中國作為「飛上太空的國家」正被大多數國家接受。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事務教授瓊·約翰遜-弗裡茲也表達了同樣看法,美國試圖繼續孤立中國在太空的活動,顯然不起作用。她說:「在我看來,美國限制與中國的合作,效果不大,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推動中國更快更努力發展本國項目。」

航天讓大國「立於高處」

雖然國際合作被一些人認為是航天發展的趨勢,但英國薩裡衛星技術公司總裁馬丁·斯威丁認為它的「深度有限」,因為航天是最敏感的高科技領域,意義重大。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國家之間多半只在成熟領域合作,像太空行走甚至是登月這樣的高端科技領域,中國不會把核心技術經驗與印度分享,而印度也絕不會向中國透露半點成果。在歐洲,這樣的「留一手」行為甚至在歐洲最大的航天計劃——伽利略計劃中同樣能看到,各國都會有所保留。

英國《每日郵報》在題為「美國背向太空」的報道中分析了航天技術的特殊意義,並將其與發現新大陸的海上探險對比。報道稱,15世紀,處於鼎盛時期的中華帝國進行大規模海上探險,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渡過印度洋,繪製了從太平洋到阿拉伯半島到非洲的地圖。然而公元1500年,一紙法令禁止這種探險。這或許是美國後來成了歐洲人、而沒有成為中國人天下的原因。文章由此呼籲美歐不要因經濟困難而取消部分太空項目,否則有「重蹈昔日中國覆轍的危險」。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所有大國都須在時代公認的戰略產業上有所作為,而在當代,太空探索活動及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極具戰略意義。這一過程中的投入和風險是必付的代價,但收益可能更大。美國從阿波羅計劃的每1美元投入中拿到20美元收益,可見航天計劃的回報是現實的。更為重要的是,一個大國可憑借航天技術這一戰略工具「立於高處」,獲得發言權,從國家安全和發展層面獲得保障。

      責任編輯:研瓊
神八天宮明晨對接 中國將破歐美太空封鎖      [2011-11-02]
逾4萬公眾夢想將隨神八上太空      [2011-10-20]
日發射偵察衛星:軍事向太空?      [2011-10-04]
天宮一號,航天員的「太空新家」      [2011-10-03]
天宮一號:航天員的「太空新家」      [2011-10-03]
京報:21世紀太空「領袖」易主?      [2011-10-02]
天宮一號飛天 中國人太空安家      [2011-09-30]
天宮一號從戈壁飛向太空 外媒稱是中國變世界強國標誌      [2011-09-30]
天宮一號飛上太空 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2011-09-29]
外媒關注天宮一號發射 稱改變太空格局      [201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