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日報:焦慮美國緊盯亞洲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08]    我要評論
         

圖為黑鷹直升機。

【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最近,美國在亞洲動作頻頻。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剛在日本、韓國和印尼轉了一圈,美國總統又將於本月12-13日出席夏威夷的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美國越來越關注亞洲。就此,記者專訪了3位美國問題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 黃 平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沈丁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沈驥如

美國在亞洲「積極防禦」

問:有人認為,越是在國家困難時,美國越要找一個外在的威脅。如今,美國的注意力有意無意地放在了亞洲。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沈丁立:美國在經歷了過去10年的反恐戰爭後,國力疲憊。由於美國內部黨爭、華爾街金融業的痼疾,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規律,美國難有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它焦慮增加,自信心下降。就外部因素而言,過去10年以美元計算的中國經濟產出規模的增長速度超過450%,是同期美國經濟增長率的10倍。顯然,美國對中國的這些發展以及最近兩年的某些表現難以適應。它目前格外關注中國,反映了上述心態。但中美博弈仍在正常範圍,穩定亞洲局勢仍是美國的核心目標。

沈驥如:冷戰時,美國構築了從伊拉克經伊朗、東盟到日本的對亞洲大陸社會主義國家的「新月形」包圍圈。冷戰後,包圍圈中的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夥伴關係,只剩下美日、美韓軍事同盟。美國在亞洲的影響相對削弱了。美國「重返亞洲」應理解為一種「積極防禦」地緣戰略。目的是通過聯合日本、韓國、澳、新、印度和東盟,平衡中國的影響、防範遏制中國,加強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和影響力,為美國在亞洲攫取最大的利益。

黃平:可以說,越是國內經濟、政治等形勢不利,越要把國際戰略重點放到或轉向更加重要的地區,而亞洲正是21世紀前期世界經濟發展勢頭最強盛的地區,因此也是美國想在戰略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的最重要地區。即使沒有金融危機和失業壓力,美國自奧巴馬主政以來也一直強調要把戰略重點轉向亞太地區。不過,有戰略不等於能實施,在實施不等於就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關鍵還是看彼此如何互動。

美不會為別國火中取栗

問:您認為目前美國的亞洲政策呈現出怎樣的特點?亞洲各個國家又是怎樣的反應?

沈驥如:當前美國亞洲政策的核心是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中美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已經很深,美國在諸多問題上都需要中國的合作和支持,這就決定了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是制約美國遏制中國政策的強大物質力量。美國「重返亞洲」的一個重要動因就是要分享中國崛起的巨大利益。美國決不會為了某些亞洲國家的利益來與中國對抗,替這些國家火中取栗。個別亞洲國家想利用美國來壓服中國的企圖難以得逞。

沈丁立:美國意欲顯示它在亞洲的繼續存在及主導,有3方面表現。第一,積極塑造並參與多邊論壇,如它提出了二十國集團(G20)、跨太平洋夥伴計劃(TPP)、核安全峰會等機制,並在利用東盟地區論壇。亞洲各國都歡迎G20為穩定全球經濟與金融做出貢獻,但對TPP反響不一。第二,加強盟國體系,利用地區不穩來加強盟國對其向心力。這種趨勢也將繼續,但為一些東亞國家所警戒。第三,美國借近期關於南海權益爭議加劇之機,提高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並顯現一定傾向。對此,東亞國家反應分歧。

黃平:美國亞洲政策的特點可以說是充分運用「巧實力」(軟硬結合),一方面加強同傳統盟友的經濟-安全-軍事關係,一方面也建立或擴大同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廣泛聯繫,從而使自己在亞洲或亞太地區不僅繼續存在且充當領袖角色。但是,亞洲多數國家並不願意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多數都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來處理。當然,處理得如何還要看他們如何在中美之間博弈。總的來說,經濟上要離開中國是不切實際的,安全上要擺脫美國也是不切實際的。

合作共建和諧亞洲

問: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都採取了怎樣的行動?您認為,中國該怎樣應對?

黃平:中國會堅持自己的一貫對外原則,堅持走和平發展、互利共贏、和諧相處的道路。具體問題會具體處理,即使有分歧的領域,也會首先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對於美國,中國會按照今年《中美聯合聲明》所說的,「歡迎美國作為一個亞太國家為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努力」。只要美國所作所為確實有利於本地區的和平、繁榮與穩定,中國都會歡迎。至於中國與亞洲各國之間的事情,還是按照國際慣例,由中國與這些國家來解決,這也才符合相關各國的利益。

沈驥如:第一,通過各種級別的對話,提醒美國:美國在亞洲最大的利益是與中國「致力於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以推進兩國共同利益、應對二十一世紀的機遇和挑戰」。第二,積極落實「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與亞洲各國一道,共建和諧亞洲。用行動證明,中國的發展是亞洲和世界的機遇而不是威脅。第三,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加快中華民族復興的步伐,積極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世界格局多極化進程。這是防範一切國際風險的根本保障。

沈丁立:我們歡迎美國以合作性態度來積極參與亞洲事務。無論是G20還是核安全峰會,中國都給予了建設性回應。對美國提出TPP,中方有所保留。中國認為東亞地區存在的軍事同盟是冷戰產物,對防禦性同盟向進攻性同盟的可轉換性表示關切。確保各國在公海上的自由航行權利,是所有國家的共同利益,但中國對美國軍機軍艦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頻繁抵近偵察表示嚴重關切。

鏈接

美國總統奧巴馬自2009年1月上台以來,一直試圖將戰略重心轉移至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

2009年

2月15日至22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和中國,打破了以往國務卿上任後首先訪問歐洲或中東地區的慣例。

11月12日至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日本、新加坡、中國和韓國進行訪問,這是奧巴馬出任美國總統以來的首次亞洲之行。

2010年

5月20日,韓國稱「天安」號警戒艦「因遭受朝鮮小型潛艇魚雷攻擊而沉沒」。7月25日,韓國與美國在日本海舉行了為期4天的聯合軍事演習。

9月23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首次表示,如果釣魚島撞船事件升級,美國會履行防衛盟國日本的義務。

9月24日,奧巴馬在紐約參加第二屆美國-東盟峰會時指出,美國要在亞洲扮演領導角色。

2011年

1月27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在與菲律賓的首次安全對話上承諾,將幫助菲律賓海軍提高海域巡邏的能力,進而保護亞洲重要海上航線的安全。

6月23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華盛頓表示,在南海爭端中美國將支持菲律賓。

10月21日至28日,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對印尼、日本和韓國進行訪問,表示美國將加大在亞太的軍事部署。

      責任編輯:Shine
曾蔭權啟程訪美 將出席APEC      [2011-11-08]
胡錦濤將出席APEC峰會 中方談「四點期待」      [2011-11-07]
中方透露胡總APEC日程 將晤奧巴馬和野田佳彥      [2011-11-07]
夏威夷APEC峰會聚焦三大議題      [2011-11-07]
曾蔭權將訪美並出席APEC會議      [2011-10-31]
胡總出席APEC林業部長級會議      [2011-09-06]
APEC中小企業峰會成都揭幕規模「歷史之最」      [2011-08-29]
韓多處道路檢出放射性物質銫      [2011-11-08]
日海保廳稱中國船長交檢方處理      [2011-11-08]
英媒:康城峰會顯權力向華轉移      [201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