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戰略轟炸機:中國核打擊短板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轟-6轟炸機的製造車間

【文匯網訊】據世界報報道,韓國軍事媒體《新羅空軍論壇》近日發表文章,通過中烏兩國之間日益火熱的軍事合作,解讀了中國空軍未來的戰略轟炸機發展方向。文章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具備「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國家,其戰略轟炸機與戰略轟炸能力始終被認為是最薄弱的一環。但得益於中烏軍事合作而帶來的大量技術輸入,不僅有助於中國改變這一現狀,同時也能使中國建立起符合國情的戰略空中打擊力量。

戰略轟炸理論最早由意大利著名軍事家杜黑在其軍事著作《制空權》一書中系統提出,二戰初期,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利得爾·哈特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更加具體的闡述,即「真正決定戰爭、戰役甚至最小規模戰鬥勝負的因素,是使對手失去希望而非生命,而戰略轟炸正是起到了這一作用」。二戰中,以英美為代表的盟軍針對德日進行的大規模戰略轟炸實際上就是以杜黑與利得爾·哈特的理論為基礎。在二戰末期,美軍還進行了最早的核轟炸。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美英軍隊對德國進行的晝/夜間轟炸,還是美軍對日本進行的全天候轟炸,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都屬於面狀轟炸,即只有在轟炸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對敵方目標造成關鍵性損失,意味著這種地面轟炸所能起到的「威懾」作用極為有限。

二戰後,戰略轟炸理論開始出現改變。冷戰早期,美蘇兩國的戰略轟炸機編隊都面臨著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即一方面隨著再次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嚴重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一觸即發),進行類似二戰時期的大規模戰略轟炸成為一種常備任務;而另一方面,美俄兩國為應對可能遭到的戰略轟炸,構築了極為強大的防空與攔截系統。在這種環境下,在二戰中賴以維繫戰略轟炸能力的轟炸機數量,在此時恰恰成為制約進行戰略轟炸的關鍵因素。當時美蘇要求轟炸機編隊必須能夠在尚未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對敵方重要目標進行轟炸,此時若增加執行任務的轟炸機數量,必然更容易暴露自身;而如果減小轟炸機編隊規模,又無法對轟炸目標實施有效打擊。

因此,此時的美蘇兩國迫切需要從二戰中形成的「面轟炸」系統中解脫出來,創造新的作戰形式與裝備,精確制導武器開始走上前台。

實際上,早在二戰末期,德國就已經研製出了實戰型制導武器,其中僅僅一枚「弗裡茨-X」制導炸彈就曾擊沉排水量高達35000噸的、準備向盟軍投降的意大利戰列艦「羅馬」號。而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與德國戰敗國的地位,德國的相應產品並未獲得繼續發展,但美蘇兩國卻依仗戰爭結束初期從德國獲得的大量技術資料,研製出了自己最早的一批實戰型制導武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的「鋪路爪」系列激光制導炸彈,並在越戰中取得了輝煌戰績。

新型制導武器的引入,不僅賦予了傳統戰略轟炸機編隊對敵方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水平精確轟炸的能力,同時也賦予了一些戰術飛機執行戰略轟炸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制導武器的產生與大規模應用使得戰略轟炸的基本概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即定義一次轟炸行動是否屬於戰略轟炸的標準,已經逐漸由裝備與作戰形式是否屬於戰略範疇,向攻擊目標是否屬於戰略範疇轉變。

      責任編輯:Winnie
中國否認「先發制人」核打擊      [2011-01-07]
中方駁斥「核打擊先發制人」      [2011-01-06]
李嵐清渝辦藝術展 薄熙來參觀      [2011-11-10]
兵分16路 粵清剿台山「海盜」      [2011-11-10]
北大教授粗口罵記者被校方約談      [2011-11-10]
中國零件被指「威脅美軍」      [2011-11-10]
王喜良擬任雲南省發改委黨組書記      [2011-11-10]
史魯澤任河北省委常委      [2011-11-10]
環球:中國得熬過外交尷尬期      [2011-11-10]
外媒:美國需在海灣借重北京      [2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