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捂緊「錢袋子」了嗎?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這是10月31日在法國南部小城戛納拍攝的外表被包裝成中國國旗的糖果雕塑。

【文匯網訊】據中國日報報道,近日,隨著歐債危機告急、歐洲「缺錢」形勢加劇,中國會否出錢救歐洲成了西方各大媒體報道炒作的一個焦點。歡迎、期待中國出手的呼聲不少,質疑、反對的聲音也很多。對於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的結果,一些人則放言,中國「捂緊」了錢袋子。

這一說法顯然不符合事實。

其一,歐洲在是否需要中國出錢救助上意見不一。到目前為止,希臘、葡萄牙等國熱切盼望中國施以援手,法國和德國在戛納峰會上提出希望中國參與救助計劃,但還有一些歐洲國家持懷疑態度,歐盟或歐元區也沒有向中國正式提出援助請求。歐洲民間和媒體的看法更是五花八門,一些人一方面批評中國對歐債危機無所作為,一方面又高呼中國要「買斷」歐洲,對中國資本充滿疑慮。

其二,歐盟制定的救助行動尚未公佈細節,各方無從下手。戛納峰會上法德等國沒有就有關救助行動提供可具操作性的文件,連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是歐洲穩定基金來注資也還沒有確定。在這種情勢下,各方匆忙下手,必然承擔很大風險。歐盟達成共識,這是國際社會對救助歐洲採取一致行動的一個重要前提。

其三,歐盟實際缺的不是錢。歐洲資金總體充裕。德國等歐洲大國的實力強大,北歐國家在危機中並未受損,歐洲民間和企業資金十分雄厚,是拿得出救助的錢的。現在的問題是,這場危機使歐洲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結構性問題集中爆發,單靠「輸血」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歐洲需要的不只是錢,更應有「自救」的責任和改革的勇氣。

其實,中國救不救助歐洲完全是個偽命題,因為從歐債危機一開始,中國就投入到幫助歐洲的行動當中。中國支持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台的各項救助舉措,頂著巨大市場風險,購買了希臘等國的債券,通過擴大進口和投資等實際行動支持歐洲有關國家克服困難,在幾乎所有的國際場合為歐盟鼓勁。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國與國都是利益攸關方。從某種程度上講,幫助歐洲就是幫助自己,如果歐債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將受到拖累。

總之,中國對自己攢的辛苦錢一定會看緊,但需要的時候,也同樣會慷慨解囊。中國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穩定做出重要貢獻,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歐洲,歐洲需要展現出負責任的態度和應有的誠意。

      責任編輯:亦書
菲律賓就南海採油「反咬」中國      [2011-11-15]
日向華潑髒水 炒中國黑客攻擊      [2011-11-15]
英媒稱奧巴馬無力讓中國「服從」      [2011-11-15]
胡錦濤要求美尊重中國利益      [2011-11-15]
財政部:中國預算里無維穩預算      [2011-11-15]
不理會中國 菲國執意南海采油      [2011-11-15]
中國海外人才流失近80萬 精英流失全球第一      [2011-11-15]
2015中國原油銷售將達5.3億噸      [2011-11-14]
K-Pop風行中國十餘載      [2011-11-14]
《毛澤東傳》作者:中國向何方      [2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