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由於出口環境惡化,內需市場成為支撐韓國經濟的支柱,然而就連內需市場的「質量」也在下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富裕層的消費出現大幅增加,中產階級的消費則在原地踏步。
今年10月,大型超市的銷售額和去年同比增加了5.5%,百貨商店增加了3.1%。大型超市的月銷售額超越百貨商店是進入今年以來的第一次。百貨商店一直以來保持了10.1%的月均增長率,而大型超市則止步於3.3%。
調查發現,富有層的消費持續增加,並保持了較大增幅,而中產階級和一般市民的消費卻出現萎縮。這種現象從百貨商店的消費分類也可見分曉。百貨商店的消費增加,名牌消費算是立了一功。名牌消費在今年1月同比增長率達到31.8%之後,一直保持在14%以上。特別是4月的銷售增幅甚至達到了43.2%。
細分來看,耐用消費品和海外產品消費增加明顯,而非耐用品和服務支出增加率則較低。價格較高的耐用品相對來講是高收入階層的消費對象,而非耐用品和服務領域,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比重較大。統計發現,非耐用品和服務支出占家庭整體支出的80%以上,這一現象特別是在今年夏天之後更為明顯。理由很簡單,一般家庭開始勒緊腰帶生活。據悉,韓國城市勞動者家庭今年上半年的實際收入和去年同比僅增加了0.1%。
問題還在於明年。據展望,明年的出口環境甚至有可能不如今年,為了實現經濟增長,內需市場需要擔負起更重要的角色。內需的一根主軸是設備投資,而其目前處於較為受限的局面,而另外一根主軸——消費則因家庭負債和資產萎縮而難以讓人期待。專家們表示,在物價穩定的同時,只有僱傭和收入增加,中產階級才能打開錢包消費,消費「質量」才能提高。然而明年的僱傭環境堪憂。僱傭勞動部預測,今年新增34萬個工作崗位,而明年新增崗位預計僅有20多萬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