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廣電總局正式「限廣令」各衛視幾家歡喜幾家愁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2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11月28日報道,廣電總局下發《〈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決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國各電視台播出電視劇時,每集電視劇中間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至此,流傳了11天的「限廣令」終於落定。

1月1日起必須執行

據悉,該《補充規定》將《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2010年1月1日實施)第十七條修改為「播出電視劇時,不得在每集中間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同時明確,該規定於2012年1月1日正式實施。

為確保新政策得到切實執行,11月28日,廣電總局還專門下發了《關於貫徹執行〈《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的通知》,要求各級電視台立即清理並撤銷2012年的電視劇插播廣告時段,重新編排節目和廣告。要求各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全面監看各級電視台的落實情況,對仍插播廣告的播出機構,將按照相關法規規定,給予嚴肅處理。

從17日起,就不斷有網友爆料將出「限廣令」,新浪微博v認證為「上海劇星傳播副總裁」的網友俞湘華在微博上報料稱,廣電總局馬上會下文,所有電視劇的中插廣告都要取消。隨後,部分實名認證的微博用戶也相繼發佈類似消息。

四步消滅電視劇插播廣告

記者發現,電視劇插播廣告的相關政策近年來一直在變化。2003年,國家廣電總局就頒布《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19點至21點的黃金時間內所播放的電視劇中不得插播廣告。

2009年頒布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61號裡,提到「播出電視劇時,可以在每集(以45分鐘計)中插播2次商業廣告,每次時長不得超過1分30秒。其中,在19:00至21:00之間播出電視劇時,每集中可以插播1次商業廣告,時長不得超過1分鐘。」

在最近剛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中,規定:「禁止在片頭之後、劇情開始之前,以及劇情結束之後、片尾之前插播任何廣告。播出片尾畫面以及演職人員表等內容時,禁止播出任何形式的廣告。」

而最新的這則規定,徹底扼殺了廣告在電視劇中插播的空間。最直接的體現是,衛視播出的每集電視劇將會更加完整。

電視台反應:幾家歡喜幾家愁

根據較早之前的一項數據顯示,電視劇肩負了電視台70%的營收重擔。尤其是在晚間3至4小時的黃金時段,電視劇創收的廣告可達電視台全天業務總量一半以上。有業內人士推算,如果電視劇中禁插廣告,那所有衛視加起來的損失總數可達200億。

焦慮派

江蘇衛視、天津衛視的廣告部負責人,日前在深夜率先宣佈取消電視劇的中插廣告。他們表示,這部分取消的廣告時間,不會增加到劇前或劇後。按照江蘇衛視每晚播3集電視劇來計算,他們損失的廣告時間長達6分半鐘,直接經濟損失至少以億計算。

「以劇立台」的安徽衛視可謂「重災區」。安徽衛視節目研發部主任柴焰在微博中說:「衛視面臨新一輪出發:娛樂節目,抽籤定排期;劇中插廣告,全國一刀切。」

湖南電視台品牌推廣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對「限廣令」感到焦慮,他感歎:「廣告收入受影響,就肯定會影響自製劇的精良程度,和購買好劇的集數。」

樂天派

對此,浙江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兼電視劇部主任馮微微並不擔心,她表示這一舉措將對衛視競爭的格局產生影響,「現在電視劇這麼貴,有些電視台是在透支買劇,一旦少了廣告支撐,影響肯定很大。這也會使優勢資源向更有實力的衛視靠攏。」

自辦節目較多的浙江衛視所受影響並不太大。「明年的廣告招標,電視劇和節目差不多平分秋色。現在我們在每集電視劇中的插播廣告在兩分半左右。」 浙江衛視主管廣告的副總王俊說道。

山東衛視的工作人員胡女士認為「限廣令」不會給電視台的收入造成太大影響,她說:「影響會有,但衛視也會重新作出調整,並不是很擔心新的規定。」胡女士還透露電視劇主要和頻道的定位有關,有些頻道不是依靠電視劇帶動廣告的。

      責任編輯:張斐
廣電總局禁止電視劇插廣告      [2011-11-28]
廣電總局兩年三改電視劇廣告管理辦法 違者重罰      [2011-11-28]
廣電總局否認已出「限廣令」      [2011-11-25]
廣電或下狠令 禁劇中插播廣告      [2011-11-24]
廣電總局:限港台藝人參與內地電視節目是假新聞      [2011-10-27]
廣電總局:讓電視熒屏更加豐富多彩健康向上      [2011-10-26]
廣電總局揭限制娛樂節目原因      [2011-10-26]
廣電總局對台灣藝人限制? 國台辦:子虛烏有      [2011-10-26]
廣電總局一處長受賄4萬獲刑      [2011-10-23]
廣電總局禁電視片頭片尾有廣告      [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