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作者 王博)日本長崎海上保安部11月6日在長崎海域以涉嫌違反《漁業法》為由,逮捕了中國漁船船長張天雄。隨後,日本法院對其處以30萬日元罰金判決(約2.4萬元人民幣)。張天雄在繳納罰金後被釋放。事件發生後,在中國立刻引起廣泛的關注,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是此次事件是否會像去年釣魚島撞船事件那樣,引發中日關係的一場新危機。
對此次事件,香港文匯網發起一份調查,截止至11月27日,共有1062位網友參與調查。其中,74.1%網友感到氣憤,普遍覺得事件表面是針對船員,實則針對中國。17%網友則呼吁冷靜對待,覺得這只是一起普通的漁事案件,無需上綱上線。另外,還有8.9%的網友對於中日之間經常出現的一些小摩擦感到悲哀。
每一次摩擦 都能觸動神經
中日之間任何一個小摩擦,都很能觸動中國人脆弱的神經,抑鬱於胸的百年民族恥辱彷彿剎那間找到一個宣洩之所。故而,大多數網民傾向於中國政府應該以「強硬姿態」面對事件。名為「心情」的網友一語道破,「日本逮捕船長只是表面,其真實用意其實在於挑釁中國。」而網友「一生有你」則稱「去年撞船,今年又撞船,看來在中日之間,必有一場海戰,到時便可一血甲午海戰之恥!」
一個不斷重複的障眼法?
謊言重複一千遍真能成為真理?在歷次中日摩擦中,日本總會誤導國際視野。並以此樹立其弱者的形象,不斷重複謊言,以達到其目的。此次事件是否依舊是日本的故伎重演?文匯網友司馬南稱,日本不停歇地重複同一個動作:撞船,抓人,罰款,喊冤,警戒......時間久了,我們的媒體會轉移注意力,不再認真地對待此類事件;時間久了,國際輿論總是聽到日本人訴苦以至於謊言成真;時間久了,人們漸成習慣,彷彿常態如此。這是最可怕的結果,也是日本人要的結果。
「長崎模式」可成範例
從此次事件的發生到處理完畢,日本方面只用了三天時間。日本官房長曾表示將此事作為一起逮捕事件處理;而中國外交部也稱,這只是一起普通的漁事案件,並呼吁日方妥善處理。對於日本方面高效且低調處理這起事件,有些網友感覺比較滿意。有文匯網友就稱「這次中日處理海上漁業糾紛的長崎模式,可以作為今後處理此類事件的一個範例。」
由於歷史原因以及領土紛爭問題,中日關係的發展的確存在障礙。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古語云:「四十不惑」,作為上千年一衣帶水的鄰邦,四十年邦交歷史的兩國,中日之間該如何撥去迷雲惑霧?想必應正如外交部長楊潔篪11月23日與來訪的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會談時所言,雙方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共識,增進政治互信,深化在經貿、災後重建、防災減災等領域的合作,籌劃好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紀念活動,擴大人文交流,加強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協調與合作,積極拓展利益交匯點。總之,中日關係,合則兩利,斗則兩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