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傅瑩:中國毫無利用金融工具謀取權益的打算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02]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2日表示,中國毫無利用金融工具謀取權益的打算,中歐之間的合作關係是互惠互利的。

 傅瑩在當日下午於外交部舉行的第五屆「藍廳論壇」上做主旨發言。她說:「毋庸諱言,在危機中我們也看到,在中歐信任上還是存在一些弱點的。」她列舉了今年二十國集團峰會臨近的時候,中國人聽到的來自歐洲的對於中國是否應救助歐洲擺脫困境的矛盾聲音。

 「事實上,中國不是舊式強權國家。」傅瑩說,在歐洲主權債務問題上,中國通過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購買歐洲債券和增加進口、擴大企業投資等方式,支持歐洲國家克服危機、增加就業和恢復經濟增長,這同時也有利於中國的發展。

 「今後,中國將繼續參與國際社會和歐洲一道克服危機的努力。」傅瑩說。

 她回顧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惡化以來,中歐雙方迎難而上,在經貿、投資等方面合作所取得的成績。

 「中國加強同歐洲的經濟合作,這正是歐洲克服困難所迫切需要的。為什麼要對這樣正常、有益而又健康的交往賦予如此多的負面政治含義呢?這種扣帽子的做法只會干擾中方的決策,阻礙雙方合作的深入。」傅瑩說。

 她指出,這個現象反映出歐洲對華發展關係長期存在兩股相反的力量。一股是加強合作的吸引力,另一股是懷疑猜忌的排斥力。這使歐洲在消除對華關係障礙上難以邁出大的步伐,歐洲媒體對華看法也經常在看好和唱衰之間搖擺。

 傅瑩表示,中歐關係發展到今天,利益交融已經非常深厚,雙方都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都看到這符合各自的利益。

 「30多年前,正是對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讓中國和歐洲的老一代領導人走到一起,30年後的今天,應對危機應成為中歐增進信任與合作的新機會。」傅瑩說。

 本屆「藍廳論壇」以「新形勢下的中歐關係」為主題,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媒體記者參加了論壇。

      責任編輯:新二
外交部副部長:中國救助歐洲命題不成立      [2011-12-02]
傅瑩:中歐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2011-12-02]
外媒:傅瑩談援歐話題意味深長      [2011-11-01]
傅瑩:怎樣向西方講中國人的事      [2011-10-13]
中國副外長喻歐洲對華關係:開車掛三檔不鬆手剎      [2011-09-12]
網友讚傅瑩:講出中國人的脊樑      [2011-08-24]
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就中國航母海試等接受外媒採訪      [2011-08-23]
傅瑩會見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黃仁龍      [2011-07-22]
傅瑩:中國人權問題被一些人偷換概念      [2011-07-13]
傅瑩談港作用:溝通中西方橋樑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