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蘋果惠普供應商上海千人罷工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罷工表面是因赫比公司未提前通知而將工廠從上海搬遷到蘇州引起,背後則閃現著長三角、珠三角製造企業不堪重負的影子。

【文匯網訊】據中國企業報報道,百事中國員工集體維權事件硝煙未散,國內再次爆發外企員工大罷工。

「我們為企業拚命賣力,有時連續工作長達十幾個小時,工廠突然要搬遷,也沒人跟我們解釋!」上海赫比家用電器廠的一位普通員工張女士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我們要求廠方給我們賠償!」

自11月29日以來,位於上海浦東金橋開發區———蘋果和惠普等供應商之一的外商企業赫比家用電器廠,因無預警搬遷且無合理補償引發千人大罷工。據稱罷工工人在工廠大門口手舉「要說法,要真相」的布條以示抗議。多數工人稱,他們盡心盡力為企業服務,企業卻在一夜之間遺棄他們,不僅導致他們失業,而且還沒有適當補償。

12月5日,蘋果公司上海辦事處一位朱姓負責人回應《中國企業報》記者稱,她不清楚這件事,也沒聽說這家供應商,可能是規模比較小的供應商。該負責人特意強調:「也可能是有些供應商故意要與蘋果扯上關係」。

據《中國企業報》記者瞭解,此事是繼2010年1月珠海松下馬達公司千人大罷工後,員工因不滿賠償等問題引發的又一起影響較大的罷工和抗議事件。而最近一段時期,中國各地多次出現工潮,尤其以廣東以及珠三角地帶為甚。

千人罷工

據張女士向《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近日,其工作的外商企業上海赫比家用電器廠突然要把廠址遷往蘇州,這引起包括她在內的工人強烈不滿紛紛表示抗議。

媒體報道稱,工人們表示,工廠突然要搬去蘇州,一夜之間工人就將面臨失業,且未得到適當補償。想到長期以來工人們在該廠長期超時加班累死累活,到最後又被拋向社會成為遊民,紛紛感到「出離憤怒」。

國際人權組織中國勞工觀察近日發出這一罷工消息,指赫比因遷廠而大規模裁員,引發逾千人罷工。

據瞭解,赫比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精密塑膠模具及整機製造商,總部位於新加坡,是新加坡上市公司,除了家電產品,赫比的主要業務還包括電子產品代工。赫比國際上世紀90年代初期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共有員工一萬多人,在上海、天津等地設有工廠。發生抗議事件的上海工廠,主要供貨給蘋果和惠普等公司。

《中國企業報》記者從赫比國際英文網站獲悉:赫比國際成立於1980年,從一個很小的工具廠商發展成今天世界領先的精密塑膠模具及整機製造廠商。主要與國際性跨國公司合作製造無線通訊、家用電器、電子設備、數據儲存、醫療設備和自動化設備等。

據赫比中國分公司之一的赫比(上海)金屬精密製造有限公司信息顯示,其主要客戶包括蘋果、RIM、惠普以及摩托羅拉等各行業的領軍者。

就此次工人罷工事件,上海赫比公司發表聲明稱,搬遷配套獲得了相關部門和工會組織的認可。赫比在新加坡的公司表示,罷工事件對業務影響不大,目前正和有關當局合作協調,並且相信很快就能解決。

另外,赫比國際首席執行董事總裁姚曉東在發給新加坡交易所的聲明中表示,涉及罷工事件的員工約200人,而非中國勞工觀察先前所稱的上千人。

上海赫比家電公司位於浦東金橋出口加工區,加工區管委會也回應稱,搬遷涉及直接簽約和勞務派遣員工共4583人。從今年7月開始已經分批遷移,首批 177人遷移過程沒有矛盾,近日啟動的第二批包括直接簽約者1202人,派遣員工3204人,分別由七家勞務公司派遣。赫比在第二批遷移時制定了人員配套方案,打算通過安排班車、給予兩個月工資獎勵等方式,安排員工跟隨公司搬遷到新廠,而不採取解除勞動合同及支付賠償的方式。

管委會認為,公司由於準備不足,溝通不到位,引起部分職工不滿,在11月29日夜班下班後,部分員工開始封堵廠門。

在11月30日罷工發生後,管委會立即召集多個部門組成勞資糾紛維穩工作小組,相關部門這兩天都對勞資雙方之間就新的措施進行溝通和解釋。

12月4日,《中國企業報》記者電話聯繫赫比國際中國區負責人,但截至本報發稿時,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中小製造企業困境

記者瞭解到,此次蘋果和惠普供應商上海赫比家用電器廠大罷工,是因赫比將工廠從上海搬遷到蘇州引起。而在搬遷的背後,卻有著上海、長三角、珠三角製造企業深受歐美市場低迷、國內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而不堪重負的影子。

《中國企業報》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網站瞭解到,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落至臨界點以下,為49.0%,比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全部回落。這是該指數自2009年3月以來首次降至臨界點50%以下,並低於歷史同期均值2.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網站還顯示,11月份出口訂單指數為45.6%,大幅下降3.0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本月製造業新出口訂單量加速回落,表明歐債危機蔓延以及歐美市場需求進入下行通道,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

分析人士稱,製造業大、中、小型企業的新訂單量均呈環比回落走勢,顯示企業生產動力不足,生產經營面臨嚴峻挑戰。市場擔憂中國最大貿易對像歐洲的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將導致中國出口呈現低迷的走勢。

海關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向歐洲的出口9月份增長11%,10月份僅增長7.5%。而7月和8月的增幅分別是22%和24%。

香港環球資源11月對581家中國出口商進行了一份調查,歐債危機迅速波及全球經濟,中國幾乎所有出口公司都受到影響。35%的受訪供應商表示,歐債危機對其影響相當明顯,60%稱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據《中國企業報》記者瞭解,一方面,由於近來歐美經濟疲軟,我國整體出口訂單下滑,另一方面國內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不斷攀升,中小企業不堪重負,導致許多製造企業將工廠搬到成本較低的地區經營,時常有工廠搬遷。

尤其是上海和長三角以及珠三角等地,依靠人海戰術製造廉價商品發展起製造業,然而隨著勞動和企業營運成本持續高漲,利潤不斷被削減,或停產,或縮小規模,或轉移向內地甚至遷至東南亞一帶。

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廣東新豐電子科技公司姚經理表示,企業目前經營形勢不好,主要表現在受歐美市場不景氣影響,短期訂單多,長期訂單少,而且產品價格上不去。「原材料上漲實在太快,比如銅價每噸最低時才2000元多一點,最高時卻達到1萬多元。另外勞動力這一塊也是不小的負擔,去年平均工資還不到2000元,現在已經漲到2300元以上,如果不漲工資,根本留不住人。反正現在招工企業很多。」

姚經理還向記者介紹,據他估計,依目前形勢,今年全年他們公司企業利潤率不過1%左右。「情況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還要困難。」

以廣東沿海為代表的出口導向型地區,不少中小規模的製造業「過冬」的情緒較濃。

以東莞為例,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東莞企業經營成本平均上升11.4%。其中原材料成本上漲14%,工資成本上漲14.5%。在企業經營成本構成中,原材料成本平均占64.4%,工資成本平均占14.9%,兩者占總成本近八成。

在素有「經濟晴雨表」之稱的浙江溫州,今年上半年外來務工人員平均工資就上漲了30%以上。而隨著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中西部轉移,更多務工人員選擇在家鄉就業。在溫州甌海經濟開發區,幾乎每家企業門口都掛著招聘告示。

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促進會副秘書長王永鴻表示,今年年底中國產品出口形勢從廣交會這一窗口即可探知。目前形勢比2008年還要嚴峻。2008年金融危機主要由金融業界、商業公司等引發,而今次歐債危機涉及整個歐洲主權和信用危機。作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歐債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可能延續到2012 年。

世界工廠如何轉身

業內人士指出,PMI在50%以上意味著製造業活動在擴張,而降至50%以下則意味著收縮,同時也預示著高速發展的「世界工廠」中國正在經歷轉折。

據《中國企業報》記者調查瞭解,面對嚴峻的形勢,從政府到企業層面,都在採取各種有效行動積極應對。

在最新PMI數據公佈的前一天,我國3年來首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幫助促進信貸增長和刺激經濟增長,應對國內經濟減速的預警信號和主要出口市場的危機。

王永鴻表示,在國家政策和國務院有關通知督促下,目前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支持已獲得明顯傾斜,小微企業的融資自11月起已獲得結構性改善,貸款審批、續保拖沓遲緩的現象已大為好轉。

浙江溫州在經歷了前不久的「老闆跑路潮」、「高利貸」、「企業接連倒閉」的風波後,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中小企業的總體形勢正在逐步趨於穩定。

浙江省和溫州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省財政拿出10億元建立中小企業再擔保基金、溫州市迅速設立規模為5億元的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市政府派出25個聯絡組深入銀行、企業,「一對一」服務遇到發展困境和風險的企業。

在採訪中《中國企業報》記者瞭解到,除國家進行金融支持外,作為企業本身,也在積極轉換思路,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積極轉型升級、開拓新興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期渡過難關。

環球資源企業事務總裁裴克為認為,面對歐洲經濟放緩導致訂單減少的影響,中國供應商已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以維持他們面向該地區的出口業務。

上述香港環球資源的調查顯示,不少出口商對定價機制開始放鬆,訂單接受標準有所調整,以前不予考慮的小訂單也開始接受。相當一部分出口商表示,明年將在拉美、中東、非洲、東歐及亞洲展開更多業務。亞太地區尤其受到出口商青睞,主要是由於「中國與多數國家和地區間的自由貿易協定」。

「以前我們公司產品出口到歐美市場比較多,近半年多來,一些中東、南美地區的客戶陸續向我們提供訂單。我們發現這些市場需求很強。」廣州森達製衣公司經理王金華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說,「我們今後的重點,就是要大力開發這些市場。」

據記者瞭解,像廣東沿海地區,一些中小製造企業開始更新設備,通過新機器新設備提高生產率,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廣東一家名為秉順制漆的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實現持續增長。三洋馬達科技公司把握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熱點,研發出智能手機震動馬達,在增強議價權的同時,又使產品附加值提高到 35%。

「對企業來說,危機也是轉機,更是提升企業自身水平的契機。」廣東新豐電子科技公司姚經理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據他瞭解,「早轉型早主動,快轉型多受益」的觀點得到了多數企業負責人的認可。

      責任編輯:Zeta
蘋果三星被爆產品內藏「間諜」      [2011-12-05]
蘋果應用商店開放催熱韓國移動游戲      [2011-12-01]
世紀大罷工掃蕩英國 全城混亂      [2011-12-01]
BBC主播:罷工者該死 公司道歉      [2011-12-01]
200萬人大罷工震撼全英國      [2011-12-01]
華為在阿爾及利亞部份員工罷工      [2011-11-28]
英200萬人將於30日舉行大罷工      [2011-11-27]
蘋果賣1台iPhone獨佔58.5%利潤      [2011-11-20]
蘋果宣佈萊文森接替喬布斯空缺      [2011-11-16]
蘋果全球召回部分iPod播放器      [2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