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鳳凰周刊報道,在大陸黨委換屆浪潮中,越來越多的年輕官員,被補充進市縣鄉領導層。他們中的許多人能如此快速晉陞,得益於在2009年時,就已經進入了組織部門的一份大名單,即後備幹部表。
大陸媒體指出,按照相關規劃,中共每5年進行一次後備幹部的集中補充調整,其中尤其是省部級後備幹部的補充調整,將利用換屆後各地黨政班子相對穩定的時期。上一波集中補充已在2009年完成,下一次將是在2014年。
在中共組織系統的工作中,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最初是以領導幹部「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名義被寫入1982年底修改的黨章。
經近三十年演進,後備幹部這一被作為「第三梯隊」進行培養的群體,其發揮的功能,也已超越了最初設定。在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權的運作過程中,時下不少後備幹部被陸續派往經濟發達地區從事招商引資工作。一些地區還以文件方式,要求後備幹部提拔之前,必須在信訪維穩一線掛職。在一些征地現場,也出現了後備幹部的身影。
後備幹部群體被鑲嵌進地方這幾大緊迫事務中,顯示出大陸基層政權近三十年的著力點位移。
三級後備幹部數量近五萬
幹部儲備制明確設立的信號是1983年中組部下發《關於建立省部級後備幹部制度的意見》。該文要求,當年7月之前要選定1000名省部級後備幹部,這其中省委書記、省長和中央國家機關部長後備幹部200名,省委副書記、常委和副省長以及中央國家機關副部長後備幹部800名。具體到省、市、自治區,每處出20名左右省部級後備幹部,共600名;每個部委5名左右,共400名。
後備幹部名單被要求保持常數,因提拔和調整而出現的缺額,必須及時補充。名單由組織掌握,培養意圖和使用方向都屬保密範圍。省部級官員如此後備模式,便一直延續至今。
伴隨著1990年代中共第三梯隊建設的日益完善,省部級以下的後備幹部培養管道,也被陸續打開。目前大陸已形成一座形同錐狀的後備幹部分佈圖,覆蓋了省部、地廳級、縣處級三個層次,其中省部級後備幹部1000名左右、地廳級6000名、縣處級約40000名。加起來接近5萬人。
無年齡優勢不儲備。中組部要求45歲以下的後備幹部,部委要有1至2名,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有3至5名。這個年齡要比所在領導班子其他同僚年輕四五歲。
地廳級後備幹部的年齡要稍小一些,一般介於40至45歲之間,同時要求儲備相應數量的40歲以下幹部。縣處級後備幹部以35歲至40歲的幹部為主體,35歲以下的幹部要有相應數量。
五年一級的年齡分層,對於中共各級政權主政者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每一級的後備幹部想要晉陞到同級正職,需要五年左右,而向上一級正職陞遷,則大致是十年,與中共五年一次黨委換屆的政治週期暗合。
中組部文件顯示,今明兩年,中組部要重點掌握1000名左右省部級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人選,其中近期可進領導班子的後備人選300名左右,黨政正職後備人選100名左右。
後備幹部的培養路徑
後備幹部的培養,是一個時間跨度極長的過程。
在組織系統內,通常將一個官員的仕途生涯的三個關鍵時期概括為入口、樓梯口、出口三階段,入口就是仕途起端,樓梯口即逐級晉陞過程中的一道道門檻,出口則是嚴格按年齡到站退休。依照組織部門的制度設定,目前後備幹部的入口,主要來自黨內民主推薦。這種運作方式的靈活度更大,同時意味著領導班子和組織部門的選擇占主導地位。
其中,正職後備幹部,由上級組織部門擬出建議人選名單,報黨委研究認定;副職後備幹部,則是由所在單位的黨委集體研究提出名單,報上級組織部門考察。一般情況下,後備幹部的數量按照領導班子職數正職1:2和副職1:1的比例確定。
選拔後備幹部工作通常是單獨進行的,不過在地方,很多時候與領導班子換屆調整雙線推進。在公開選拔與競聘中發現優秀年輕幹部,也成為了另一個後備幹部的主要來源。後備幹部梯隊之後,部分地區還發展出了預後備幹部梯隊,作為後備幹部的後備。相比較而言,公開選拔的透明度更高。
儘管中組部並未下文安排,但一些地區在公開選拔後備幹部時,已經開始引入心理測試環節,令這一略帶神秘色彩的官員選拔更為科學化。如江西九江市的後備幹部,就曾在被考察期間接到指令趕往市委黨校開會,到達後卻突然發現是一場心理測試。近年來,這項接近跨國公司招聘內容的測試,已在後備幹部選拔中屢見不鮮。
組織部門對於後備幹部的職業規劃,在大方向上堪稱用心良苦。看似仕途尚淺的後備幹部,在地方組織口的分類管理中,細化為黨群類、經濟類、政法類、教科文衛類、行政監管類五種類型的幹部。分口不同,工作鍛煉內容也就不盡相同。
不過,缺什麼補什麼,似乎也是不同類型的後備幹部,在晉陞之前要完成的共同作業。這一點在省部級後備幹部的履歷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如實行崗位輪換,安排分管常務工作或者擔任其他與培養方向相關的重要職務;分配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選派到基層特別是環境複雜、條件艱苦地區或者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以及企業、重點建設工程單位任職、掛職;選調到上級黨政機關掛職、任職等。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現代政治學源頭——柏拉圖《理想國》中哲學王的被選訓歷程。
這樣安排既能使後備幹部在短時間內積累更多領域的管理經驗,便於組織對他們做進一步的考察,也可讓外界對他們有更多瞭解,為他們取得社會威望創造條件。
在另一個層面上,無論是上掛下派,還是異地交流,都還不足以見證後備幹部的仕途走向。能為後備幹部陞遷提供指標性參照的動作,被送去各級黨校的「中青班」(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可被認為是一個明顯信號。
「中青班」的建制最初由中央黨校在1980年代初期發端,歷經7任校長,依然是中央黨校的核心培訓班級之一,其主要面向現任地廳級,作為省部級幹部培養的後備幹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任的省委書記中,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毅等至少六人,都曾在中央黨校「中青班」脫產受訓一年。
黨校系統向省市鋪開之後,各地黨校的「中青班」也承擔了相似的後備幹部培訓任務,只不過受訓的後備幹部級別逐級降低。
但是越下行,這種後備幹部的培訓模式,會隨著基層黨校的水平參差而淪為形式。在彭柯針對基層黨校開展多次田野調查之後,他認為所看到的地方黨校,似乎是在培養具有文藝復興氣質與列寧主義思想,擁有儒家君子風度,又讀過MBA課程的中共幹部——比如有關曾國藩家書的課程就受到學員的熱烈歡迎。不過豐富的課程以及短暫的學時安排,對於後備幹部的能力提振會有多少,需要打一個問號。
不獨在培訓過程中,上掛下派也是容易激發後備幹部負面情緒的安排。有基層後備幹部說,其所在地區的大部分後備幹部,需要交流到鄉鎮鍛煉。這種下派看起來令後備幹部收穫了基層經驗,但在部分後備幹部看來並不美妙。一是鄉鎮崗位少有空缺,部門超編,後備幹部下派之後很難再冒頭上調。二是基層組織部門主要領導調整之後,下派政策存在不能延續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