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南京大屠殺74周年 5000人參加悼念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13]    我要評論
       

3000支紅燭寄托無盡哀思。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13日是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74周年祭日。上午十時整,整座南京城上空防空警報、火車、輪船汽笛同時拉響,5000人聚集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和平集會,為逝者默哀,為生者祈福,為世界祈和平。

12月13日是中國民眾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之日。每年的這一天,南京都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南京成規模的紀念活動是從1994年開始的,這在中國各城市中是較早的,而在全城拉警報悼念遇難同胞,最早也是從南京開始的。

13日天氣晴朗,這也是多年來在這一天難得出現的晴天。初冬風中透著寒氣。一大早,一群頭髮蒼白的耄耋老人從各處趕來,相互攙扶,前來參加每年一度的和平集會。他們或是74年前南京大屠殺劫後餘生的倖存者、或是遇難者同胞的遺屬。在2009年反訴日本右翼作者侵權案並勝訴的夏淑琴老人依然出現在人群中。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中又少了一些熟悉的身影。

江蘇省及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武警官兵、學生、中國各地紀念館代表、國際友人等分別在各自方陣中列隊,為遇難者低首默哀。《安魂曲》在廣場上空迴響,氣氛莊重肅穆。南京市民代表高聲宣讀《南京和平宣言》,參會代表撞響了和平大鐘,千翼和平鴿一時間騰空飛起,在南京城上空盤旋。各界人士向遇難同胞敬獻花圈。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陳寶田在悼念儀式上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重溫歷史,悼念遇難者同胞,就是為了警策後人,以史為鑒,永遠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是為了更加堅定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說,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同為本地區和世界上的重要國家,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不僅對兩國和兩國人民具有重大意義,也為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做出積極貢獻,雙方應該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全面加強對話、交流與合作,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持續深入向前發展。

今年的紀念活動,還包括南京保衛戰老戰士報告會、世界和平法會、《日本新聞報道影印資料集》首髮式、百名國際友人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守靈暨燭光祈福活動、「1213米長帶——銘記歷史與祈禱和平萬人簽名會」、《南京大屠殺辭典》中外專家聘任儀式、大東仁捐贈文物暨「江寧志願者工作分站」授牌儀式、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學術年會等。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姦等戰爭罪行。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燬。

      責任編輯:葉蓁
南京大屠殺年齡最小倖存者病危      [2011-12-13]
南京將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      [2011-12-13]
南京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      [2011-12-11]
南京大屠殺見證者僅剩約200人      [2011-12-10]
中國在野田訪華前紀念南京大屠殺引關注      [2011-12-05]
野田訪華前 中國大規模紀念南京大屠殺引關注      [2011-12-05]
法文版南京大屠殺漫畫歐洲四國上市      [2011-11-19]
日相或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訪華      [2011-11-18]
南京大屠殺活人證10年後或消失      [2011-10-05]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倪翠萍去世      [201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