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環球:中國千萬別自我誤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1-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發社評名為《2012,中国千万别自我误读》,文章對中國去年的群體性事件做了理性的分析,并預測中國社會將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並存,認為在這個特殊的發展階段,應理性對待群體性事件。其文內容如下:

新年前後,寧夏、河南各發生一起規模不等的群體性事件,西方媒體報道很多。兩起事件都有十分明確的利益訴求。對2012年,我們大概不該抱中國社會將四處風平浪靜的期望。

中國各地以往的群體事件,很多訴求是合理的,也有些是過激的,很難一概而論。但2012年中國的大貌是:改革在繼續,民生改善的動力很強大,公眾對未來的預期總體上積極、正面。在國際上,中國相對有利的發展位置沒有受到實質性挑戰。

各種力量以及各種問題都在塑造中國2012年社會面貌的一部分。中國當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讓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都回歸各自的本位,誰也不該獲得與自己不相稱的影響力。比如本來是個枝節,卻能夠主導全社會的關注方向。

中國仍處於適應群體性事件的早期,對這類抗議活動的社會後果,中國社會還不太清楚,也沒有形成解決它們的嫻熟模板。抗議活動在中國帶來的不安仍大於其他國家。

國家必須為減少群體性事件做出有實在內容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消除群眾不滿,疏浚溝通渠道,促進良好社會情緒始終處於支配地位。這是社會保持穩定與和諧的基礎。

但與此同時,中國不應習慣性把基層的群體事件拔高到國家政治層面,把國家的過多注意力變成這類事件的穩定待遇。在十八大將召開的2012年,強調這一點尤其重要。

中國民間普遍有黨代會之年國家「怕出事」的印象,在基層矛盾確實很多,抗議的成本又在下降時,官方對這種印象的印證,會反過來鼓勵一些人把抗議當成解決問題,或者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捷徑,造成抗議活動的動機比常年更加活躍。

正確判斷中國的形勢,長期以來在中國就不是簡單的事。誤判在中共黨史和社會思想史中都曾反覆出現。互聯網及其製造的自由意見表達形式,使這個問題再次變得混亂。

至少在輿論場上,中國公眾對國家現行發展道路的支持,體制與群眾不滿的互動能力,以及社會秩序對非理性抗議的承受力,都被大大低估了。「阿拉伯之春」帶來了一些人將那些全球化中「失敗小國」與中國的錯誤比較,認為中國的一個具體抗議,也有可能獲得「阿拉伯之春」中的奇特力量。

中國必須戳破這個氣泡,當前社會與政治相關的各種爭議才不會變形,公眾對國家前途的信心才會真正變得堅定不移。

這麼大的國家,處在近代以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而發展帶來的某些具體不協調,或者官方的一些具體改進速度不夠快,這個國家就因此失去了希望?民意不會這麼蠢。

理性看群體事件的發生,與重視解決問題決非是對立的。兩個態度的融合是現實複雜性對中國的強制性要求。重視問題是必須的,但中國就是這麼怪,任何一種態度被無限放大時,都會走向它的反面。沒有什麼在中國是不重要的,但沒有一個細節能夠壓倒中國的全局。

帶著這樣的平常心去過2012年,迎接十八大的召開,並把這種心態轉化成社會應對各種問題及衝突的能力,這個過程是中國前途不斷展開時必不可少的。

      責任編輯:東風
我隱轟疑似F117曝光 韓熱議      [2012-01-05]
業內人士:鐵道部售票網站涉違法      [2012-01-05]
吉林男子為試槍隨機射殺路人      [2012-01-04]
蘭海高速貴州交通事故已16死      [2012-01-04]
貴州旅遊客車墜橋事故已致3死      [2012-01-04]
內地73幹部因違換屆紀律受處理      [2012-01-04]
哈爾濱男嬰被棄路中遭車輛碾壓      [2012-01-04]
清華副院長「喝醉」微博轟校長      [2012-01-04]
內地火車購票網被指無經營資格      [2012-01-04]
外交部否認張成澤10日將訪華      [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