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傳中國隱轟F117曝光 韓熱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1-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資料圖:所謂的「中國新型轟炸機」圖片。

【文匯網訊】據東方網報道,韓國軍事網站《高麗空軍論壇》12月28日,對網上出現的兩張疑似中國隱形轟炸機的照片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僅從外形上看,這兩張圖片不存在任何欺騙性。很明顯,這就是不明用途的F-117戰機的模型。

但在中國整體裝備體系普遍升級的今天,中國在轟炸機領域,卻鮮有新裝備面試。文章認為,對中國而言,隱形轟炸機的實際意義很有限,現役的轟-6型中型轟炸機或為繼美國的B-52轟炸機之後,有一種有望成為「百年戰機」的機型。而對未來的中國而言,具備高度通用性、大型常規對海轟炸機或許將成為首選。曾經在兩次世界大戰,尤其是在二戰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轟炸機,在冷戰時期續寫了半個世紀的輝煌之後,在冷戰後,逐漸成為被人忽視的雞肋。

英國在冷戰結束後,很快退役了曾長期作為其力量象徵的「三V」轟炸機,俄羅斯儘管竭盡全力地保住了「三駕馬車」,但戰力也已大不如前。而美國儘管沒有軍費與需求之憂,但卻將發展重點放在了隱形戰機身上。不過,就在人們認為轟炸機即將英雄陌路之際,「和平崛起」而快速成長的中國軍力,卻使不少人改變了這一看法。那麼,僅就中國而言,轟炸機的未來將會如何呢?

隱形轟炸機對中國意義有限

每種曾經主宰過戰爭的武器裝備,其所包含的價值中很大一部分是源於因不瞭解而自然產生的恐懼。隱形轟炸機就是這樣一種裝備。截至今天,真正能被成為隱形轟炸機的,只有美國的B-2。而正如其綽號「幽靈」一樣,誕生於冷戰時期的它,一直活在人們的想像與美國渲染的神話之中。但面對僅就隱身技術方面更加先進的「猛禽」與「閃電」-2型戰機的裹足不前,B-2隱形轟炸機在被剝去浮華外表之後,究竟能有多大實際意義,也就成了促使人們對其產生懷疑的重要原因。而這種自身性能存疑的裝備,對於中國而言,意義也是相對有限的。自F-117誕生之日起,美國就進入了一個超越自身技術能力與實際作戰需要的美好的技術神話之中。

即使在冷戰時期,隱形戰機受制於過度突出隱身能力而受到限制的整體性能,在突防前蘇聯防空體系方面,並不比常規戰機具備明顯優勢。這種問題,即使到了最新的「猛禽」與「閃電」-2型隱身戰機上依然存在。儘管「猛禽」戰機在於美國空軍三代機的較量中,曾經獲得了1:144的驚人戰機,但自己也被突出電子戰能力的「咆哮者」電子戰機「擊落」。因此,隱形戰機付出較大代價換來的隱身能力,並未達到其設計者最初的希望。技術更加先進的隱形戰機尚且如此,體積更大,隱身技術已經略顯陳舊的隱身轟炸機,未來的戰場生存能力可想而知。因此,對於中國而言,是沒有必要花大價錢裝備一型生存能力存疑的裝備的。

而就作戰能力而言,隱形轟炸機同樣無法達到要求。B-2隱形轟炸機儘管擁有號稱世界第一的載彈量,但這是在美軍降低成本的瘋狂理念下誕生的。因此從裝備整體性能的角度上講,B-2隱形轟炸機並不算一種成功的裝備。而就隱身轟炸機這一概念本身而言,隱身與轟炸實際上是一對並無太多聯繫,但卻有可能互相制約的因素。任何一種飛機欲達到以上性能,其相關設計都不可能僅局限在飛機的外表,飛機的整體結構必須適應隱身性能的需要。因此,在彈倉佈置,武器裝備種類與掛載方式等方面均受到了很大限制。而就轟炸的本質而言,無論其投彈精度多麼高,盡可能有效摧毀大量目標是最本質的標準。而隱身性能的達成,恰恰極大限制了武器裝備的掛載能力。

因此,隱形轟炸機實際的作戰能力是存疑的。中國顯然不會選擇一種作戰能力未知的高價值裝備。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技術問題即使合理解決,隱形轟炸機仍不可能成為未來中國的選擇。因為,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尚不會處於類似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的那種緊張環境。中國無需依仗空中力量,對敵方嚴密的防空體系進行突防,並發射空射型巡航導彈對敵進行精確打擊。而這恰恰可能是隱形轟炸機所能完成的,最佳的也是唯一的作戰任務。對隱形轟炸機而言,最佳的存在環境是處於世界大戰爆發的邊緣,或就在世界大戰期間。

但目前,不僅中國,即使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為隱形轟炸機提供這種使用環境。因此,隱形轟炸機不僅無法成為未來中國的選項,其發展前景,必然也將相當暗淡。

轟-6轟炸機或成中國的「百年戰機」

隱形轟炸機或許對中國而言有些遙遠,而轟-6這種意境服役數十年的傳統機型,也有可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作為中國轟炸力量的主力。是中國轟炸機群敢於落後於時代麼?顯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於,轟-6轟炸機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武器裝備,有能力承擔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對轟炸機的大部分期望。如果順利,轟-6很可能步美國B-52轟炸機的後塵,成為當今世界第二種有可能成為「百年戰機」的經典機型。中國的轟-6轟炸機,原型為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台圖曼采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是蘇聯長期使用的一種優秀轟炸機。1959年西安飛機製造公司開始仿製這一轟炸機後一度終止,1964年3月恢復研製。第一架原型機於1966年10月完成,用於靜力試驗。1968年12月24日,採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轟-6首飛成功,1969年批量投產。

轟-6原型機研製成功後,西安飛機製造公司進一步研製了轟-6的第一個正式型號轟-6甲。在此之前,西安飛機製造廠於1963年接收了哈爾濱飛機製造廠1959年用蘇聯散件組裝的一架轟-6,改裝為核航彈運載試驗機,代號21-511任務,1964年改裝完畢,1965年5月14日這架轟-6進行了中國第一次空投核試驗。這架飛機上,改裝增裝了投放掛彈系統、加溫保溫系統、防護系統和臨時性試驗設備。甲型正式投產裝備令中國空軍擁有了國產化的大型轟炸機,主要作為常規轟炸力量使用,並能使中國研製的各種空投核武器。1988年5月15日,轟-6甲才通過生產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投產。

可見,中國在仿製研發轟-6轟炸機的過程並不平坦,因此,很多人認為,該型轟炸機時至今日依然不算成熟。但與中國大量裝備的全新戰機相比,已顯陳舊的轟-6轟炸機卻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遠達6000公里的航程,與最大9噸的載彈量。正是這種航程與載彈量上的優勢,使得轟-6轟炸機較之那些更新的戰鬥轟炸機,更適合作為遠程、穩定的空中武器平台,為中國獲得來自空中的高強度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創造條件。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世界範圍內,轟炸機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武器平台,而非武器本身。

因此,對轟炸機最大的技術要求,已經由冷戰時期的,具備高空、高速的遠程全空域突防能力,逐漸轉變為後冷戰時期的,具備將大量精確制導取其運載到戰區邊緣的空中運力。從這種角度上講,儘管轟-6轟炸機卻是有些陳舊,但對中國而言,卻並不過時。

      責任編輯:飛虎
未來三天南方大部地區持續雨雪      [2012-01-05]
人民日報刊文:地方換屆要重視領導班子經驗結構      [2012-01-05]
汪洋1.5萬字報告 隻字不提GDP      [2012-01-05]
最後「人民公社」遭商業侵蝕      [2012-01-05]
醫生為患者墊付醫藥費14年      [2012-01-05]
中央批准王敏任濟南市委書記      [2012-01-05]
烏坎事件輿情報告發佈      [2012-01-05]
文化部長:新年不搞「大躍進」      [2012-01-05]
環球:中國千萬別自我誤讀      [2012-01-05]
傳中國隱轟F117曝光 韓熱議      [201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