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河內遊行反華 誰在攪動南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1-06]    我要評論
       

中國海軍南沙守礁部隊

【文匯網訊】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從上世紀70年代起,以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為代表的周邊國家,陸續在南海爭議海域鑽井取油。圍繞南海豐富資源的爭奪,與領土爭端摻合在一起,加劇了南海問題的複雜性,也使這一汪深藍總是面對著難以承受之重。

2011年6月起,南海風波又起,且「插足者」更多,美國、日本、印度等競相加入。如何捍衛中國在南海的權益?形勢比以往更加嚴峻。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丹發自河內 告別了雨季,12月的河內總是陽光明媚。在奠邊府街上的露天「高地咖啡館」裡,人們一邊曬著暖陽,一邊品味咖啡,享受著典型的越南式休閒生活。這樣的寧靜,在今年所謂「南海問題」鬧得沸沸揚揚時,曾一度中斷。

持續十幾周的遊行

因中國與越南在南海具有主權爭議的海域發生糾紛,自6月份以來,越南首都河內連續在週日上午出現反華遊行。「高地咖啡館」與列寧公園一街之隔,緊鄰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於是便成為越南抗議者的聚集地。

每到週日上午8點,通過網絡集結的示威者都會先到咖啡店門口碰頭。

參加遊行的民眾主要是當地的學生、學者和藝術家。他們揮著越南國旗,舉著各式各樣的標語,穿過街道,在列寧廣場上隔街對中國使館高呼口號,停留片刻後會順著奠邊府路遊行到還劍湖,待中午時分便各自散去。

最初報道河內反華遊行,中國記者們心裡都有些忐忑。一天,在跟隨遊行的路上,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由於環境很嘈雜,我對著電話大喊。這時突然從人群中冒出一個女生,神情緊張地拉了拉我的衣角:「噓!小聲點!」我的大嗓門,把其他中國記者們嚇了一跳。

這樣的遊行持續了十幾周。不過,曾經參加了4次遊行的越南人阮李賢娥告訴我,大多數人參加遊行的目的是希望讓爭端國家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問題,而絕非戰爭。

「敵對勢力」插手

6月25日,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在北京會見越南領導人特使、越南副外長胡春山,雙方交換了關於兩國關係和近期南海形勢的意見後,河內反華示威雖然仍在繼續,但是隊伍由最初上百人已經逐步縮減至50人左右,並且警察逐步將列寧廣場也列為禁區,後來則乾脆令咖啡館在遊行時間關門停業。

管控的加強使規模銳減、內容重複的示威活動漸漸降低了公眾關注度。到了7月底8月初,媒體上關於河內反華示威活動的報道比前一個月少了很多。在越南外交部新聞例會上,有記者甚至問,「河內的反華遊行示威究竟什麼時候才準備結束?」

8月18日,河內人民委員會最終發佈公告,命令所有自發的遊行、示威和集會活動必須停止,以維護社會穩定、安全和秩序。公告稱,從2011年6月以來,示威者連續在在河內舉行自發的集會遊行活動。這些活動影響了社會秩序和社會安定以及河內作為越南首都的形象,影響了政治穩定,甚至給越南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造成了負面影響。

公告中說,一部分參加集會遊行的示威者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參與到了活動中來表達他們的愛國熱情。但是與此同時,國內外的敵對勢力正在利用這些活動來反對越南共產黨和國家。

河內警察之後開始採取更強硬的措施驅散示威人群,沸沸揚揚的示威活動終於銷聲匿跡,週日的河內重新恢復了往常的平靜。

誰在攪動南海?

公告中的「國內外敵對勢力」令一些外國記者浮想聯翩。在河內抗議聲調高亢的6月,美國帶著東盟六國在馬六甲海峽附近舉行聯合軍演。有美國做「後盾」,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曾公開宣稱,美國應該在南海部署軍事力量,因為「南海問題牽涉美國利益」。

有此鋪墊,也不難想見為何今年11月中國明確表示不希望在東亞峰會上討論南海的領土爭端問題後,菲律賓還依舊帶頭挑釁。

不僅如此,在個別小國追隨美國的指揮棒在南海興風作浪的時候,日本、印度也乘機混水摸魚。據日本共同社11月20日報道,日本外交部官員說,將「盡日本之力幫助解決南中國海問題」。中國一貫主張相關方採取克制冷靜的態度,但以菲律賓為代表的國家卻反而「步步緊逼」。

當然,河內民間抗議的停止,也不代表越南願意退出「南海亂局」。相反,有越南外交官年底時甚至警告說,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可能會引爆「全面衝突」。

前幾天,我再次來到「高地咖啡館」,喝咖啡之餘,我謹慎地和服務員聊起敏感的「南海」話題以及曾經在咖啡館門前的反華示威。她說:「其實我們也理解河內警察解散示威的職能。畢竟我們都想要和平穩定的生活,誰也不想發生衝突和示威。」

中國視角:等待解決問題的時機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於秋發自北京「南海真的狼來了?」12月14日,當菲律賓從美國購置的二手戰艦「漢密爾頓」級巡邏艦經過改裝正式下水,菲總統阿基諾三世親自出席下水儀式,並宣佈將把這艘軍艦派往南海維護菲律賓主權後,中國網絡上質問聲頓起。

南海爭端不是新問題,卻時時牽掛著中國民眾的心。在新浪微博上搜索「南海問題」關鍵詞,幾秒鐘內,30多萬條信息就躍然眼前。一位網友充滿感情地寫道:南海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疆土,「能忍心看她遭受侵犯嗎?」

網民同仇敵愾

在中國網民眼中,南海問題已不再局限於「南海」這一地理區域,而是成為一個符號:事關中國與鄰國之間的外交關係,被上升至「侵略」與「反侵略」的高度。

當中國漁民在南海屢遭越南等國艦船驅趕搶劫時,「主戰派」的憤怒之聲尤為引人關注。鐵血軍事論壇上,一位網友乾脆利落地表達著自己的憤怒:「佔我南海,虐我漁民!身為中國人,怒!」該帖子立刻引來一片「打響戰爭,收復南海」的回應。

在百度「南海吧」的一個投票中,認為「南海在兩年內武力外交解決」的網友佔到了54.2%,而認為「兩年內和平外交解決」的竟無一人。

為使關於南海爭端的事實真相和最新報道更快傳播,不少網友自願成為「消息傳遞派」,將各大媒體關於此問題的報道迅速轉發至網絡。如「西陸軍事論壇」,12月幾乎每天都張貼有最新的南海議題報道。

網友們對南海議題中周邊國家心態的分析大致可分為「心理學派」和「利益學派」。如一位網友在分析韓國向菲律賓贈送護衛艦的原因時,借用一名長期在韓生活的中國學者的話說,在韓國人的國民性格裡,總覺得被中國欺壓。現今中國快速崛起,於是韓國願意幫助小國在南海問題上增加對抗中國的能力。

而在分析馬來西亞近日頗為「冷靜」的原因時,「國家利益說」的理論派上了用場。一位網友撰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南海問題上支持中國,馬來西亞將在需要時獲得中國的援助;再者,中國的崛起也為馬來西亞提供了商機;此外,在歷史上馬來西亞與菲律賓便有矛盾,它不會願意在南海問題上激怒中國。

也有觀點認為,現在並非解決南海問題的好時機,中國當前最重要的是要「練好內功」,「實際上南海不是動不動武的問題,是利益的博弈,而我們要贏得最大的利益,不是失去根本利益。我們等的是機會、時間,等一個我們具備對遠洋戰略投放和守護的能力。」

大國之仁與小國之智

網民義憤填膺,專家觀察更加深入。在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南亞研究》編輯室主任葉海林看來,2011年出現的南海形式緊張以及南海問題的再提出,都是有關國家的主動為之,並不是中國行為的結果。

「南海這方舞台上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其實質皆是有關國家針對中國的『預防性』舉動,是利用有利時機針對未來中國某種可能性而採取的戰略及戰術先手。現在所謂的矛盾緩和,是在前一輪的矛盾激化基礎上產生的,而且其緩和所產生的『修正值』並沒有能把事態修正到激化前的原點——形形色色的軍演還在繼續,針對中國共同發生的『南海聯盟』也處於形成過程中。」葉海林曾如是分析道。

同樣,11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署名文章《大國之仁與小國之智》,稱「近來某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系列挑釁作為顯得頗有些不智」:不智之一:錯待善意;不智之二:找錯靠山;不智之三:打錯算盤。文章稱,小國搞大國平衡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甘當別人槍使,拉大旗作虎皮,頻頻製造事端,妄圖藉機謀利,只會激化矛盾,失去迴旋空間,進而觸發衝突,最終受損最大的只能是自己。

「激化矛盾不好,將問題國際化、擴大化更不好。」中國官方媒體的表態可謂苦口婆心。

南海風雲
      責任編輯:郁文
印媒:印12億美元軍購 應對中巴      [2012-01-06]
奧巴馬推出新軍事戰略 將重心轉向亞太      [2012-01-06]
中國公民羅馬遇劫 幼女被槍殺      [2012-01-06]
李明博稱「韓國真心愛護朝鮮」      [2012-01-06]
外交部促韓禁用武器對中國漁民      [2012-01-06]
美擬裁軍數萬 終結兩線作戰政策      [2012-01-06]
中國貨船湄公河遭非法武裝襲擊      [2012-01-06]
美財長將訪華 談中美經濟關係      [2012-01-06]
俄稱中國成非洲最大合法軍售國      [2012-01-06]
港媒:日本不能縱容非法登島      [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