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振民8日接受新華社專訪,介紹了2011年亞洲形勢和中國的周邊外交,展望了2012年中國的亞洲外交工作方向。
問:過去的一年,亞洲地區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亞洲形勢?
答:當今世界正處於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時代。亞洲經濟政治格局也在經歷深刻變化。總的看,穩定和發展是本地區國家最大願望,合作是各國對外政策主流。
亞洲地區在國際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已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一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酵、世界經濟金融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亞洲地區仍保持較快發展。2011年亞洲經濟增速有望達7%-7.5%,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二是亞洲地區保持總體穩定,儘管本地區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有關各方能夠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和管控分歧,地區穩定大局未受影響。三是亞洲各國均強調互利合作,希望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另一方面,亞洲還面臨諸多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地區熱點難點問題依然突出,經濟風險因素猶存,自然災害、環境惡化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更加嚴峻。我們堅信,只要不斷弘揚和諧共處、睦鄰友好、協商對話、尊重多元文明和團結合作的亞洲精神,堅持走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亞洲一定能夠把握機遇,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問:當前,國際輿論非常關注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問題。您如何評價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發展?
答:2011年,中國同亞洲鄰國的關係總體呈現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睦鄰友好、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進一步深化。中國同亞洲鄰國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妥善應對了地區熱點問題,積極推進區域合作,在貿易、投資、基礎設施、金融、科技、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我們同亞洲國家高層交往頻繁。2011年,我們同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實現了高層互訪和交流,中國領導人還出席多場重要的地區多邊會議。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訪問馬爾代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赴日本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訪問印尼、馬來西亞,赴印尼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並訪問文萊。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訪問緬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泰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朝鮮、韓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訪問尼泊爾、老撾、柬埔寨、蒙古。國務委員孟建柱訪問蒙古、巴基斯坦等國。國務委員戴秉國作為胡錦濤主席代表訪問巴基斯坦。總體而言,外長以上高層交往活動近90起。通過這些交往,我們同有關國家加強了溝通,增進了理解與互信,就推動雙邊務實合作提出重要舉措,有力帶動了雙邊關係發展。
中國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尊重和支持亞洲國家選擇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和分歧,同亞洲鄰國的睦鄰友好不斷增強。2011年,我們同緬甸、蒙古的關係分別提升為「中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中蒙戰略夥伴關係」。2011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0週年,雙方共同舉辦了貫穿全年的慶祝活動。溫家寶總理出席了第八屆中國-東盟南寧博覽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中國與東盟20週年紀念峰會,溫家寶就深化雙方經貿、互聯互通、社會人文等領域合作提出一系列倡議和舉措,雙方發表《聯合聲明》,規劃了雙方關係的未來發展。戴秉國赴緬甸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進一步深化了次區域國家互利務實合作。2011年是中國同文萊、老撾、巴基斯坦分別建交20、50、60週年,還是「中印交流年」,雙方舉辦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增進了政治互信,拉近了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
總的看,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考驗,不斷發展進步。亞洲國家普遍將發展對華關係作為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睦鄰友好是亞洲國家對華政策主流,加強對華合作是大勢所趨。
問:2011年,發達國家經濟復甦乏力,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在此背景下,中國在促進亞洲國家經濟增長、開展互利合作方面發揮了什麼作用?
答: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在發酵,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不容樂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任何地區和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必須加強合作,共謀發展。中國秉持團結協作、互利共贏的精神,同亞洲國家一起,共迎挑戰、共促合作,努力實現共同發展。
中國同亞洲國家貿易往來勢頭良好。2011年1月至11月,中國同亞洲國家貿易總額達965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從亞洲國家進口5301億美元,同比增長18.7%,出口4351億美元,同比增長23.9%。中國對亞洲國家貿易逆差約950億美元。中國保持亞洲國家第一大出口市場地位,繼續成為朝鮮、蒙古、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同亞洲國家的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實現了由初級產品向工業製成品的轉變,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的比重逐年提升。
中國對亞洲國家投資迅速增長。截至2011年11月,中國對亞洲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金額達180.3億美元。亞洲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最為集中的地區。中國是緬甸、柬埔寨、朝鮮、蒙古等國最大外資來源地。中國還將在東盟國家各建一個經貿合作區,通過集群式投資提高經貿合作水平。
中國同亞洲國家自貿區建設順利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自2010年全面實施以來運行順利,雙方資金、資源、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效率顯著提高,經貿往來更加活躍。2011年1月至11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達3289.65億美元,同比增長25.1%,東盟躍升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日韓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如期完成。中日共同提出加速推進東亞自貿區和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建設的倡議。中國還積極推動與韓、印等國自貿區談判。
中國同亞洲國家財金合作不斷深化。2011年,中國分別同泰國、巴基斯坦、蒙古簽署700億、100億、5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中韓雙邊貨幣互換規模擴大至3600億元人民幣。中國與亞洲國家簽署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總額達7750億元人民幣。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聯等金融機構在老撾、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等國設立分支機構、拓展金融業務。
中國同亞洲國家積極開展高新科技、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領域合作。中日曹妃甸生態工業園區和連雲港生態科技產業園項目邁出步伐,中新(加坡)生態城項目進展順利。第六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和中日首屆綠色博覽會達成多項合作協議。中日韓三國加強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領域合作。中國同朝鮮正式啟動「兩個經濟區」建設,同新加坡、越南、柬埔寨等國推進知識城、食品區、經貿區等合作項目。
中國加大對亞洲國家的援助。2011年3月,日本發生地震、海嘯和核洩漏三重災害,中國向日本提供了3000萬人民幣緊急援助物資和2萬噸燃油無償援助。泰國、柬埔寨發生百年不遇洪澇災害,中國政府及時提供了物資和現匯援助,派遣專家組赴泰國提供救災咨詢。朝鮮、韓國、菲律賓、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發生災害後,中國政府和紅十字會也及時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中國繼續向尼泊爾、斯里蘭卡、馬爾代夫、老撾、孟加拉國、阿富汗等欠發達國家提供援助或技術培訓,幫助有關國家提高自力更生水平。
此外,中國還致力於推進同亞洲國家在公路、鐵路、電信、港口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互聯互通建設。中國在2009年承諾的150億美元信貸基礎上,追加100億美元信貸,用於支持東盟基礎投施等互聯互通項目建設,惠及東盟所有國家。
問:日本、印度是中國的重要鄰國。近期,日本首相訪華,中印也在準備舉行新一輪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中方如何評價與日本、印度的關係?
答:2011年是中日關係不斷改善和穩定發展的一年。日本「3·11」特大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領導人和社會各界人士以不同方式向日本人民表示慰問和支持。胡錦濤主席親赴日本駐華使館弔唁遇難者,這在中日關係史上尚屬首次。溫家寶總理赴日出席第四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專程前往宮城和福島重災區看望慰問受災民眾,並同日本領導人就加強災後重建等領域合作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上述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善意。
日本新內閣成立後,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分別利用11月舉行的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亞太經合組織夏威夷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巴厘島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同野田佳彥首相進行會晤或交談,推動兩國關係實現良好開局。不久前野田首相成功訪華,中日雙方均對此訪高度重視,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分別會見,溫家寶總理與野田首相舉行會談。雙方在政治、經濟、人文等廣泛領域達成多項重要共識。此訪很成功,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取得重要進展。
中日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重要新成果。經濟上,去年雙邊貿易額突破30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人文領域,雙方人員往來克服三災影響,繼續保持在500萬人次以上的高水平,兩國締結友好城市多達247對。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和「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中方願與日方一道,抓住這一重要契機,根據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增進政治互信,妥善處理有關分歧和問題,加強各領域各層次對話、交流與合作,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近年來,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保持了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雙方高層交往頻繁,各領域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加,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良好溝通與協調。一個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中印關係,不僅將造福中印兩國人民,也有利於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2011年是「中印交流年」,雙方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增進了彼此瞭解,深化了友好合作。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分別同辛格總理在國際場合舉行雙邊會見。前11個月,中印雙邊貿易額超過2010年全年,達到672.8億美元,同比增長21.8%。中印戰略經濟對話首次會議、財金對話、防務與安全磋商、印度500名青年代表訪華等重大交流活動和務實合作富有成效,為拉緊雙邊關係紐帶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年,中方願同印方共同努力,繼續落實好兩國領導人共識,保持高層交往勢頭,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妥善處理兩國關係中存在的問題,相互支持,相互借鑒,推動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更好更快發展。
問:最近一段時期,南海、朝核等周邊熱點問題比較突出。作為本地區的一個大國,中國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倡導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積極參與解決地區熱點問題,致力於同亞洲國家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
當前,南海局勢總體是和平的、穩定的。對於南海存在的一些島礁主權和部分海域劃界爭議,中方一貫主張由直接當事方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這也是有關當事國的共識。在爭議解決之前,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域外勢力不應以任何理由介入南海爭議。
2011年,中國與東盟國家就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導方針達成一致,啟動《宣言》框架下的務實合作,設立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國與越南簽署《關於指導解決中越海上問題基本原則協議》,與印尼成立海上合作委員會和海上合作基金。這充分證明,中國與東盟國家完全有決心、有智慧、有能力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
南海是重要的國際運輸通道。南海的航行是自由的,航道是安全的,從未因為南海爭議受到影響。中國高度重視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是維護南海航行安全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舉辦了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研討會,各方就共同維護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達成廣泛共識。
中國一向高度關注朝鮮半島局勢發展,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朝核問題。2011年,有關各方圍繞重啟六方會談互動增多,為緩和半島局勢做出了努力。中國始終認為,六方會談是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的有效機制,也是有關各方改善關係的重要平台。維護六方會談機制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希望各方堅定信心,繼續保持對話接觸。作為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將繼續積極勸和促談,同有關各方一道,為推進六方會談進程、實現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長治久安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不久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各方高度關注東北亞局勢走向。中方在當前形勢下將發揮何種作用?中方對發展中朝關係有何期待?
答:朝鮮保持穩定發展,朝鮮半島保持和平穩定,東北亞實現長治久安,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是國際社會普遍期待。
中朝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朝鮮是半島和東北亞地區事務重要一方。金正日委員長逝世後,中方以多種方式表達了哀悼和慰問。我們相信,朝鮮人民將化悲痛為力量,在朝鮮勞動黨和金正恩同志領導下,繼續將朝鮮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我們積極地同包括朝鮮在內的有關各方溝通交流,明確闡述中方支持朝鮮穩定發展,堅決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和平穩定的立場和關切。中方同各方的溝通是有效的,有關各方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有廣泛共識。
不斷鞏固和發展中朝友好合作關係是中國黨和政府的一貫方針。我們將本著「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加強合作」的精神,把中朝關係傳承好、發展好。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向友好鄰邦朝鮮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與幫助。
問: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任務目標。請問中國在促進同亞洲國家社會人文交流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答:中國與亞洲國家地理相近,文化相通,開展社會人文交流合作優勢獨特,潛力巨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做出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戰略部署,為我國加強同周邊國家社會人文合作指明了方向。2011年,中國同亞洲國家人文交流深入發展,中國人民與亞洲國家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誼進一步加深。
我們同有關國家舉辦了中文建交20週年、中老建交50週年、中巴建交60週年和「中巴友好年」、「中印交流年」等一系列慶祝活動,有力增進了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為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夥伴關係20週年,雙方舉辦了40多項慶祝活動,包括領導人互致賀電,媒體互訪,青年、文化交流等,在東盟各國引起強烈反響,中國-東盟世代友好更加深入人心。我們舉辦了中日「影視周」、「動漫節」,佛牙舍利赴緬甸供奉,「亞洲文化合作論壇」、「亞洲藝術節」等活動,大規模接待日、印青少年來訪,加深了中國與亞洲國家人民的情誼。
中國與亞洲國家人員往來日益密切。2011年1月至9月,中國與東盟國家人員往來達1009萬人次,僅蒙古、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3個亞洲國家來華人數就達1046.67萬,超過外國入境總人數的一半。中國與東盟致力於進一步加強旅遊產業合作,努力實現2015年雙方人員往來達1500萬人次的目標。
中國已同亞洲多數國家簽訂文化協定或合作備忘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三分之一以上在亞洲國家實施。中國已與幾乎所有亞洲國家簽訂了教育合作協議或諒解備忘錄,雙邊及區域多邊教育交流合作穩步推進,教育培訓規模不斷擴大。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的40%投向亞洲國家,且名額不斷增加。中國已在亞洲30多個國家建立了83所孔子學院和40個孔子學堂,派出1400餘名漢語教師和1萬餘名志願者,為亞洲國家培訓數萬名漢語教師。
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國際廣播電台等中國主流媒體在亞洲國家落地工作持續推進,駐外記者站、海外製作室數量和人員不斷增加。央視頻道已在27個亞洲國家落地,英文頻道用戶約3590萬,中文頻道用戶約980萬。國際台在11個亞洲國家完成頻道落地項目。廣西、雲南、內蒙等邊境省區利用地緣及人文優勢,積極與鄰國開展媒體合作,藏、哈、維、蒙等少數民族語言節目在一些鄰國播出。「漢語橋」、「感知中國」、「歡樂春節」等人文交流品牌項目廣受歡迎。中國在亞洲地區的文化傳播力持續提升。
問:今年,以美俄加入東亞峰會為標誌,東亞區域合作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國如何評價和看待當前東亞區域合作進程,中方為推動東亞區域合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答:中國是東亞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和重要推動力量,為區域合作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在大國中率先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率先建成覆蓋19億人口的中國-東盟自貿區。中方積極推動清邁倡議多邊化、東盟與中日韓大米緊急儲備、東亞自貿區等務實合作倡議,與各方共同努力,促成金融、經貿、糧食安全等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方還推動東亞峰會就涉及東亞地區和平與發展的重大戰略議題進行探討,並提供戰略指導。
當前,東亞合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各合作機制並行推進,務實領域合作取得新進展,為東亞各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2011年11月,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在印尼巴厘島成功舉行。會議堅持了團結、發展、合作的主題,堅持了10+1、10+3等行之有效的合作機制,堅持以和平、協商的方式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問題。中國對東亞合作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蔓延,地區國家經濟下行風險上升。東亞國家歷史遺留問題未決,非傳統安全威脅有所增加。東亞國家多樣性突出,區域合作架構正在經歷複雜演變。在此形勢下,中方認為,東亞合作在保持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同時,應堅持各機制的既定方向,堅持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模式,堅持發揮東盟的主導作用。應充分發揮東亞國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堅持以10+1為基礎、10+3為主體、東亞峰會為重要補充的東亞合作架構,堅持發展、合作、互利、共贏的主題,循序漸進地推動相關合作,共同實現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問:今年亞太安全合作受到各方關注。作為東盟地區論壇等區域安全合作機制的重要成員,中方認為應該在本地區建立什麼樣的區域安全合作架構?中方將在其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答:區域安全架構是不斷發展、演變的,反映地區安全現實需要。經過多年探索和努力,亞太地區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復合型的安全合作架構。六方會談、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等機制齊頭並進。短期內,本地區難以形成凌駕於各機制之上的泛亞太區域安全合作機制。現有機制應繼續發揮各自優勢,相互補充和促進,發揮建設性作用。
區域安全架構應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為理念基礎。亞太地區多樣性、複雜性突出。在本地區開展安全合作,首先就要解決有關國家間缺乏互信的問題。各國應該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照顧和體諒彼此利益和關切,謀求互利合作,共同發展。在多樣性中和諧共處,在差異性中求同存異,循序漸進地擴大共識,消弭分歧,推進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
區域安全架構應是開放、透明的,具有廣泛包容性和代表性。亞太地區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海上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朝鮮半島核問題等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安全問題的突發性、傳導性、聯動性增強。封閉性、排他性的安全合作安排將越來越難以應對這些全球性、復合型挑戰。新形勢下,亞太各國唯有摒棄冷戰思維,積極開展平等的對話、協商與合作,才能真正解決各種矛盾分歧。「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以合作促和諧」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安全問題時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
長期以來,中方致力於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中方倡建了六方會談和上海合作組織,為維護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中方是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香格里拉對話會等機制的重要成員和積極推動者,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倡議,主辦眾多合作項目,受到了各方一致肯定。今後,中方願與各方共同努力,增進互信,促進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共同構建開放、透明、平等的亞太安全架構。
問:2011年,中國的周邊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請您展望一下2012年亞洲外交工作方向。
答:2012年周邊形勢將繼續深刻演變。中國的亞洲外交工作將更加繁重。我們將繼續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與各國一起,增進政治互信,擴大共同利益,加強交流合作,妥處矛盾分歧,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
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同亞洲國家睦鄰友好。在韓國舉行的核安全峰會、在印度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在老撾舉行的亞歐首腦會議、在柬埔寨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都將是中國領導人同亞洲各國領導人會晤的重要場合。我們將充分利用同有關國家之間的高層互訪、戰略對話、對口磋商等各層級、各領域機制,加強戰略溝通,加深相互理解。我們將繼續建設性參與解決本地區熱點問題,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和解決同鄰國存在的分歧和問題,共同維護本地區和平與穩定。
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同亞洲國家的利益交融。我們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建設,大力推動區域財金合作,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加大對周邊國家投資,推動同周邊國家自貿區、境外經濟合作區建設,提升同周邊國家經貿合作層次和水平。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同亞洲國家人文交流。辦好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馬(爾代夫)建交40周年、中韓建交20周年、中東(帝汶)建交10周年紀念活動,積極開展公共外交,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友誼。我們將繼續在亞洲國家建設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和課堂,擴大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2012年將是中國周邊外交大有可為的一年。我們將迎難而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全力做好周邊外交各項工作,為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周邊環境,為促進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