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2012:中國眼中的美國與世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1-22]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援引金融時報今日刊登中國復旦大學教授沈丁立的分析文章稱,2012年,中國對美國的感知,與他國對當今美國的認識恐怕相差無幾,即美國正處在四大困擾之中。

其一,全球化時代,美國與西方的金融力量在重組世界製造的同時,也在逐步抽空美國等國的國內製造業,造成這些國家難以挽回的就業流失以及與此相伴的財富分配更加不均。

其二,美國的生活與消費方式已長期預支其財富與繁榮,因此造成其民眾與國家慣見的財政赤字與日益高漲的國家債務,這已嚴重影響美國的經濟健康與它對世界的政治影響。

其三,美國因政治內耗而難就財政平衡達成共識。受選舉政治的壓力,美國兩黨在財政平衡問題上既難以就增稅開源達成一致,又難以脫離各自黨綱就優先節流項目取得妥協。

其四,美國週期性的對外擴張雖已進入新一輪的全球收縮,但其國家政治基因和利益訴求使其無法接受自身實力相對下降的現實。美國面臨重大困難但仍尋求世界主導,不免力不從心,因此引發的內外矛盾還將繼續耗損國力,加速世界格局發生變化。

文章表示,上述四方面問題,有些是時代使然,有些為美國獨具。全球化引起的世界製造業重組,並非美國獨有現象,因此引起高失業和分配不公加劇 是當前西方工業化國家的通病。西方福利制度正給其財政平衡帶來嚴峻壓力,公共開支失控也絕非美國一家,而競選政治恰使增稅節支難以取得共識。屬美國獨家之 怪的,則是美國的超高開支。美國為此長期高度透支,使國家肌體深受侵蝕,其來源就是美國主導世界的獨有定位。

如果說在冷戰期間世界處在兩極對立,美國的成敗得失更多與其盟國的利益發生正相關,那麼當今美國面臨的複雜局面,很多是它在全球化時代與世界互動的必然後果。

發展中國家開放勞動力市場,中國也放棄自閉,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無法克制逐利衝動,而新興市場本身既無意圖也沒能力學習西方曾經使用過的「炮艦政策」 以脅迫外資湧入。即使他國本幣被刻意低估,但美國政府並未因此禁止本國資本投向他國,而是在支持美資在他國獲利的同時,通過其他手段來調節與他國的經貿關 系。

可以說,在支持美國資本海外逐利與保護本國民眾就業的平衡中,美國兩黨總體都傾向前者,至多只是採取象徵性措施,安慰本國失業人群。

文章稱,美國惟利是圖,使其獲得巨大的短期收益。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它目前並未消耗世界最多能源,而在獲得最多財富的同時,它將伴隨經濟 發展的環境負擔留在了世界各地。美國即使在過去的年代發動了兩場戰爭,它仍經濟將近增半,而其新增的零頭幾達中國經濟總量,儘管中國人口比美國多了三倍以 上。

但是,美國無法擺脫的經濟短視,又使它以最快速度培育起自己的競爭者。過去十年中,以美元計算,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達到美國十倍,經濟規模已 從美國的10%增大到40%,官方公佈的軍費開支已從美國的近1/20縮小到1/7。中國的快速崛起,雖本質上源於中國開放和民眾勞作,但若無西方對華投 資和技術轉移,若無西方開放市場,也斷無可能。如今美國雖仍對中國等新興市場擁有相當的綜合優勢,但其領先程度已今非昔比。擔心中國的走向,擔憂受到局部 擠壓,尤其是擔心受到不當競爭,正日益成為美國的焦慮。 正是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加入全球化的進程,在大體是由西方制定規制的國際體系中與世界「平等」競爭,這才有了當今國際力量平衡的改觀。說是 「平等」競爭,其實也不那麼公平。畢竟當今世界的政經金融規制多由西方根據其利益而制定,而後來者只有接受的份。況且中國在美國延續對台售武的情況下仍被 迫與美國關係「正常化」,這使美國實在無法不接受中國在這種處境下的發展,這恰是美國與中國就短期和長期利益博弈的困境。

看到美國的相對衰弱,不能不同時看到美國的強大。至少也有四方面。

其一,美國政治制度之設計有著相當的糾錯能力,儘管最近十年它在避險上問題成堆。美國不搞終身制,其權力制衡既妨礙凝聚共識,也使明顯的錯誤難以長期維持,因此美國不會因它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而賜予其他國家超過十年的發展機會。

其二,美國的價值觀仍能凝聚世界上相當一批國家,反觀現階段的中國不易在價值觀和制度設計上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

其三,美國的科技創新和教育水準仍是世界一流。雖然美國創新之後的製造業已在快速流失,但伴隨創新製造的核心利潤仍由美國把持。雖然美國基礎教育的競爭力有所下降,但它仍主導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等教育和基礎研究。

其四,美國軍事能力依然舉世無雙,不少國家獲得美國提供的國際安全公共產品。美國訴求「重返亞洲」,得到了許多國家的積極呼應。

文章最後表示,中美就此形成了極為複雜的相互作用。中國設計了兩國共贏的經濟合作,迄今獲得了巨大成功。中國因此也從一個舊世界的破壞者,變 成了維護現有國際秩序的利益相關者。美國對華投資的本質是牟取私利,卻因此不得不接受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出於自利而購買美國國債,客觀上給美國金融輸 血,包括延續海外動武,儘管後者本身並非中國之直接目的。美國財政更為失衡,美元地位起伏不定,中國的美元資產也就面臨更大風險。正因如此,中美相互看待 與相處,都在力量認知與心態對比上發生著微妙變化。

      責任編輯:Winnie
西方推龍年奢侈品瞄準中國市場      [2012-01-22]
外媒周觀中國:蕭條世界熱猜中國龍年      [2012-01-22]
媒體勾繪中國農民形象:忙致富      [2012-01-22]
中國當前社會被指陷入價值迷茫      [2012-01-22]
菲律賓首次全國放假慶中國新年      [2012-01-22]
野田賀年:1984年與中國結緣      [2012-01-22]
文萊蘇丹: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2012-01-21]
中國研製一批世界水平航空武器      [2012-01-21]
中國大使:中美利益聯繫日益緊密      [2012-01-21]
美針對中國風塔產品「雙反」調查 中方嚴重關切      [2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