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林美豐說,孩子們幹得都很出色。他們有學位、職業、開名車,日子過得很不錯。
然而,這位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工黨議員認為,雖然澳大利亞華人中產階級日漸擴大,但他們的成功故事總是缺少點什麼:他們對國家討論沒有發言權。
據中評社引述澳大利亞人報報道,林先生是州議會中惟一的亞裔。他說:「就全國而言,澳大利亞華人沒有聲音,沒有具有影響力的組織,這是不合理的。從他們的數量、擁有的財富及聰明智慧講,不應該是這種情況。」
他說,華人是澳大利亞歷史最久的少數族裔,但在澳大利亞的政治舞台上,基本看不到他們的身影,擔任領導職位的少之又少,他們是國家辯論的「沉默一族」。
林先生出生於柬埔寨,最近,他與其他一些華人聚集在澳大利亞華人社區委員會,他們試圖推動人數日多的澳大利亞華人發出聲音。
華人向來給人的印象是對政治不感興趣,而澳華社區委員會的想法對這種老印象構成了挑戰。他們堅稱,澳大利亞應正視其反華種族主義的歷史,並向子孫後代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他們質疑,電視屏幕上為何看不到亞裔面孔。他們對各政黨及華人社區本身發出挑戰,要求解決華人議員過少的問題。他們說華人是到了發出聲音的時候了,但他們也坦承華人群體的多樣性阻礙其共同發聲。
據2006年人口普查,澳大利亞有超過70萬華人,占總人口近4%,其中38萬人在中國出生。華人成為僅次於英國人和新西蘭人的第三大外來族裔。在澳大利亞,中文是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語言。
華人參政也受到歷史因素的阻礙。正在撰寫有關澳大利亞華人參政博士論文的郭仁燦表示,上個世紀中國的戰亂和革命「對華人參政的願望造成了全面影響」。許多來自東南亞的華人曾遭受歧視,所以他們不願涉足政治。另外也跟澳大利亞歷史上施行的種族主義和白人澳大利亞政策有關。
一些華人希望進入政界,但面臨來自各政黨的抵制。郭先生說,華人的種族身份本身就是不利因素,他們被視為「外來者」。在新南威爾士州,他們主要被當作政治獻金來源。
華人弗朗西斯.李就在新南威爾士州遭遇過這樣的經歷。他競選該州議會和悉尼市議員,但未能成功。在他最後一次嘗試時,工黨領袖直接問他能給黨內帶來多少資金。李說,華人參選面臨種種障礙。「他們必須克服選民的種族歧視傾向。所以,如果其他條件相當,華裔競選議員的難度要大得多。」
(來源然而,澳大利亞華人社區委員會召集人林忠質表示,這些數字未能反映在公共生活當中。他說:「除了金融部長黃英賢,幾乎看不到華人面孔。電視上看不到華人,也無華人公共知識分子,或為人權、社會正義奔波的華人活動家。司法系統也沒有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