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台灣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闊別12年 台灣現「財經內閣」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2-0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台灣新「內閣」昨天出爐,政府公佈的名單中,過半部會首長換人,很明顯地是以經濟掛帥的新「內閣」。這也是闊別12年後首見的財經「內閣」,除了財經專業廣受外界肯定的陳沖領導「行政院」之外,即將接任「經建會主委」的尹啟銘和「財政部」部長的現任劉憶如也具備相關專業的能力。

據聯合早報報道,輿論與分析多數給予肯定,認為是一改過去政治掛帥的「內閣」人事安排,展現了執政者拼經濟的決心。

除此之外,著名作家龍應台出任「文建會主委」、投入嘉義縣「立委」選戰表現優異的前主播陳以真接任「青輔會主委」、有「拚命三郎」之稱的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掌管「教育部」、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保基擔任「農委會主委」,谷歌(Google)亞太區基礎建設營運總監張善政出任「政務委員」,為新「內閣」注入清新氣息。

由於市場看好新閣,台股接連兩日大漲、上演一波慶祝行情。昨日收盤上漲109.67點,以7517.08點作收。

不過,受訪學者說,新財經小「內閣」和過去相比,固然令人眼前一亮,令人充滿期待,但是這個組合能否滿足民眾的期待有待時間檢驗。未來台灣累積多時的經濟問題如稅務改革、金融業改革,民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將考驗新團隊的真正實力。

吳敦義率「內閣」總辭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早率領「內閣」總辭,「總統」馬英九下午批准這項總辭,並正式任命「行政副院長」陳沖擔任新「內閣」「閣揆」。

馬英九認為,行政團隊中,陳沖以其財經、法律專業,以及民間和政府的歷練,穩健推動各項政策,與吳敦義合作無間,使政府與人民得以成功應對金融海嘯,且有推動兩岸金融諒解備忘錄(MOU)簽署、開放大陸銀行來台、穩定台股等實績,相信未來定能持續發揮長才,憑借專業、能力與經驗,妥善面對歐債風暴可能帶來的經濟衰退。

准「行政院」院長陳沖昨下午召開記者會,由內定副「行政院長」江宜樺、內定「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陪同,宣佈新「內閣」成員提名名單,將提請「總統」任命。任命的「經建會主委」龍應台、「青輔會主委」陳以真、「農委會主委」陳保基,都是「內閣」新面孔。

民進黨:新瓶舊酒

新「內閣」人事改組在春節假期期間成為台灣政壇的熱門話題,儘管親藍的輿論一致讚賞,但民進黨卻認為是「熟悉臉孔」、「新瓶舊酒」,也有言論認為是選後的「論功行賞」。

陳沖在記者會上回應近日的言論,認為人事佈局考量應適才適所。

他說,有媒體談到部分新任首長到底有沒有經驗,或者看到熟悉臉孔說是新瓶裝舊酒;新或舊都不是重要考慮,適不適合那個位子,才是最重要考量。

擅長用比喻的他認為,人事佈局像球隊一樣,若球隊上場,有9個人都是王建民(在美國打職棒的台灣棒球明星),不見得是好陣容;每個人都有專長,球隊才能運作得比較好。他說,適才適所是重要觀念,希望每位「政務委員」或部會首長都能充分發揮專業。

對於財經「內閣」一說,他也有一番意見。他表示,「內閣」不是哪一個人的「內閣」,是「中華民國行政院」,不是叫陳「內閣」,不能將「內閣」稱為財經「內閣」或文化「內閣」,他不願意給「內閣」加形容詞,而是希望每個部會都能發揮功能。

受訪學者:新組合有待時間考驗

受訪的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指出,外界對新「內閣」的高度期待主要是因為台灣過去「內閣」人事政治掛帥,此次改組新人事以專業為考量,展現了拼經濟的決心。不過,新組合能否發揮所長有待時間考驗。

內定為副「閣揆」的江宜樺將卸任「內政部」部長,而水利專家李鴻源則會出掌「天下第一部」「內政部」。殷乃平認為李鴻源專業與魄力兼備,將能勝任應對大小民生議題。

此外,「國安」系統包括「國防部」、「外交部」、「陸委會」多暫不異動。至於「交通部」、「經濟部」以及「勞委會」等部會首長確定留任。台灣「總統府」、「行政院」、國民黨新人事將在2月6日同步交接,馬英九屆時將率新「內閣」官員舉行記者會。

      責任編輯:陳大雪
台灣新一屆行政機構人事初現      [2012-01-30]
台鐵連發3意外 2人死萬人誤點      [2012-01-27]
陳沖確出掌台灣新「政院」      [2012-01-27]
美台商會批華府干預台灣選舉      [2012-01-27]
台「陸委會」:促兩岸雙向投資      [2012-01-21]
台迎9天春節長假 湧現返鄉人潮      [2012-01-21]
台灣流感延燒 短短三天死三人      [2012-01-20]
台灣公告馬英九、吳敦義當選下屆台灣當局正副領導人      [2012-01-19]
台灣一記者大選後被打斷手腳      [2012-01-19]
台灣宜蘭嘉義地區先後發生地震      [2012-01-18]